[新聞] 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爆冷 33歲曼達尼勝出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6-27 08:58:07
標題: 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爆冷 33歲曼達尼勝出
新聞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834148
聯合報 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卅三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即將獲民主黨提名為紐約市長黨籍候選人。他在民主黨初
選投票結束後數小時內,就以遙遙領先的開票優勢,迫六十七歲的對手前紐約州長葛謨認
輸。此一爆冷門結果是進步派新人戰勝建制派的又一案例,也凸顯部分選民期盼曼達尼開
啟民主黨新時代。
川普則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怒斥「民主黨越界,曼達尼是百分之百的共產黨瘋子
;我們以前也遇過激進左翼人士,但這有點荒謬」。川普也在發文中對曼達尼做人身攻擊
,寫道「他看來糟透了,嗓音刺耳、不太聰明。共和黨全委會也指控他是反猶太主義社會
主義激進分子」。
曼達尼二○二○年首度當選紐約州州眾議員。八個月前他的姓名對大多數紐約市民還很陌
生。但他出馬參選民主黨市長初選,並獲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紐約市分會、進步派民主黨
籍聯邦眾議員歐凱秀和無黨籍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的支持。
透過廣泛的社群媒體宣傳、認同他的志工網絡、捐款支持以及引起進步派年輕人共鳴的信
函,默默無聞的曼達尼聲勢在各項民調中一路上漲。
曼達尼廿五日凌晨在紐約市皇后區舉行的集會中宣布勝選,矢言自己要當「每個紐約人的
市長」。他高喊,「我們創造了歷史」。
根據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的排序投票制,獲超過百分之五十選票的候選人將成為贏家。首
輪排序投票顯示,百分之四十三點五選民的首選是曼達尼,百分之卅六點四則選擇葛謨。
儘管最終結果七月一日才會正式公布,但葛謨已公開承認敗選。
民主黨策士楊元直言,這是紐約市現代史上的最大冷門;另一位該黨策士卡維爾也說,這
不只是紐約市,而是全國性選舉,「大家都在看」,所有人都必須以某種形式參與並表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斯米克提到,紐約市選民不滿政黨內的建制派,希望打造一場「
運動」,而曼達尼成功動員。
這場選戰備受全美關注,主因是曼、葛兩人對紐約市的願景截然不同,也反映出民主黨內
的代溝。這場選戰不僅是民主黨左翼和更傳統的溫和派間的較量,也被視為共和黨籍總統
川普一月回任後,民主黨人探索未來方向的重要一步。
曼、葛間的不同之處顯而易見。曾任十年州長的葛謨是獲建制派支持的溫和派,獲民主黨
籍前總統柯林頓支持;曼達尼則是進步派新人,矢言揮別過去。若曼達尼十一月在市長選
舉當選,將成為該市近百年來最年輕市長、首位穆斯林市長和首位南亞裔市長。
民主黨提名的紐約市長候選人通常在十一月投票時穩操勝券,但曼達尼這次仍需面對現任
市長亞當斯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葛謨認輸後則聲明,打算好好研究此次投票結果。紐
約郵報廿五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鑒於找不到勝選方程式,也籌不太到競選資金,葛謨「
幾乎確定」不會以獨立候選人參選十一月的市長選舉。
───────────────────────────────────────
公開聲援巴勒斯坦 極左派曼達尼 讓民主黨高層不安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834151
聯合報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民主社會主義派出身的紐約州州眾議員曼達尼在廿四日的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勝選,在分
裂的民主黨中成為明日之星。州眾議員三連霸的曼達尼,初選時主打全美其他民主黨人鮮
少採取的樂觀基調,以民生議題為政見重點。
曼達尼初選政見來自民主黨極左派路線,包括以往在紐約被視為具政治風險的主張,例如
以種族滅絕形容以色列在加薩的行為,以及主張對企業新徵稅目。紐約時報提到,他推出
的許多政見,都在挑戰民主黨傳統觀點的尺度,使民主黨高層不安。
而同樣具全美知名度且小額募款能力很強的無黨籍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和民主黨籍
紐約州聯邦眾議員歐凱秀,都為曼達尼背書。
在物價高漲的紐約市,曼達尼政見主打讓選民住得起紐約。競選廣告內容活潑,用「吸睛
」效果十足的關鍵字,像「凍結房租」及「免費公車」,告訴選民他最在乎的就是民眾荷
包。
曼達尼聚焦民生的競選策略,與民主黨中間派人士呼籲黨籍候選人必須主打的經濟政見類
似。不少民主黨人對去年總統選戰期間,前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皆未主打此一策略感
到沮喪。
曼達尼政見重點在於減少日常生活開銷,喊出凍結房租、市營公車免費搭、六歲以下幼童
公托免費,還有市營超市以量販店價格銷售。
曼達尼也主張,紐約市最低工資在二○三○年前提高至每小時卅美元(台幣約八八二元)
,並對年收入逾一百萬美元的紐約居民,徵固定稅率百分之二的新稅。
前年十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開戰後,曼達尼嚴格檢視以色列,凸顯民主黨
內對此一敏感議題的立場分歧。
───────────────────────────────────────
紐約市長初選動搖民主黨板塊 曼達尼躍升政治新星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260012.aspx
中央社 記者廖漢原 紐約專電
一個月前美國政界及紐約市沒多少人知道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是何方神聖,紐約市長初選
讓他一夜成名。他反戰、力挺巴勒斯坦與移民、支持興建公共房屋與幼童免費教育,吸引
大批非權貴階級選票,也讓民主黨建制派深感不安。
33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24日在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獲得43.5%的
選票,領先67歲、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的36.4%,極有可能在11月成為紐約
市首位穆斯林市長。
曼達尼大幅領先、擊敗民主黨建制派老將,引起美國政壇高度關注,民主黨再現中間與極
左的路線危機,川普(Donald Trump)化的共和黨也在密切觀察。
崇尚自由與資本主義的紐約市不能代表全美,但曼達尼與另一名參選人、獲得11.3%選票
的紐約市主計長藍德(Brad Lander)同屬左派,加起來得票已過半。曼達尼善於網路影
像與直接溝通,民主黨內年輕世代風向轉變再度燒向被形容為年邁及權貴的建制派。
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夫婦、歐巴馬(Barack Obama)夫婦、前國會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紐約選出的聯邦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與去年退
選的拜登(Joe Biden)等人,被認為與金主長期掌控原本貼地氣的民主黨機制,但川普
兩度當選,已改變勞工及各族裔的選票結構。
哥倫比亞大學專業教育教授斯米克(Basil Smikle)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表示
,紐約選民不滿政黨建制派,希望打造一場「運動」,曼達尼成功動員達陣。
民主黨資深策士卡維爾(James Carville)指出,這不光是紐約,而是全國性選舉,大家
都在看。所有人都必須某種形式參與並要求表態。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視曼達尼為社會主義者、民主黨極左派,認為只有
聯合所有勢力支持單一參選者才有可能擊敗他,但難度極高。
1991年出生於非洲烏干達的曼達尼是印度裔穆斯林,7歲隨父母移民美國,紐約世貿雙塔
因恐怖攻擊倒塌時僅9歲。
曼達尼2020年當選屬紐約皇后區(Queens)、第36選區的州眾議員,這次初選主打生活成
本昂貴的簡單訊息,除了傳統曼哈頓上城「富人區」與皇后區亞裔社群外,他囊括布魯克
林區、哈林區與大部分曼哈頓的選票。(編輯:田瑞華)
───────────────────────────────────────
紐約市長初選╱曼達尼亞裔支持者最多 拿下2大華社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8832107
世界日報 記者范航瑜/紐約報導
紐約市民主黨市長初選24日晚間公布首輪計票結果,得票領先的現任州眾議員曼達尼(
Zohran Mamdani)獲得了亞裔選民的壓倒性支持,更拿下了曼哈頓華埠與布碌崙(布魯克
林)華社等地區。
曼達尼當晚在皇后區長島市舉行屋頂勝選派對,並引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名言表示「事情
完成之前,往往看似不可能」。
曼達尼1991年出生於烏干達。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母親是電影製片人,均為印度裔
。曼達尼五歲時與家人搬到南非,七歲時搬到紐約市。作為進步派代表,曼達尼政策主張
包括凍結租金四年、2030年前將最低時薪提高至30元、推行免費公車與市營超市等;中間
派的前州長葛謨則主張以開發應對住房危機,反對過度限制租金,並提議至2027年將最低
工資提升至20元等。
據艾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 Polling)民調,亞裔中有高達79%支持曼達尼,在所有
族裔中最高。選區數據顯示,曼哈頓華埠55%的選民支持曼達尼,26%支持葛謨;布碌崙日
落公園則為61%比24%。相對地,法拉盛則略為傾向葛謨,支持率為44%,略高於曼達尼的
42%。
民主黨65D區領袖于金山評估,租金政策或是本次華埠選民傾向支持曼達尼的原因。他表
示,法拉盛以屋主、小房東居多,租客比例相對低,因此較傾向支持葛謨;而華埠租客比
例較高,更關注租金與社會福利,自然更支持曼達尼。但于金山也表示,曼達尼的政策「
好看、好聽、但吃不到」。「很多人不滿加租,他提出不加租,那房東怎麼辦?要不要減
地稅?他沒有一套完整配套措施。美麗的圖畫大家都會畫,但是不是桃花源就不知道了。

布碌崙一位不具名的社區人士表示,布碌崙有許多年輕選民、大學生與新一代移民參與投
票,或是本次布碌崙華社曼達尼票倉的主力軍。「他們主要看中曼達尼對移民、住房、免
費公車、教育與醫療的主張。他推進的社會主義理念,如富人應幫助窮人、縮小貧富差距
,年輕人特別認同」。
幫助曼達尼在亞裔社區助選的州參議員劉醇逸表示,曼達尼的逆襲,很大程度上來自亞裔
選民的支持,當亞裔社群受到激勵、被組織起來並擁有權力時,確實有能力在最激烈的選
戰中成為關鍵力量,扭轉局勢。前州眾議員牛毓琳則表示,要感謝劉醇逸、唐人街住客協
會(CAAAV)等亞裔組織一同站出來,她認為,亞裔社區對此次選舉都感到振奮,積極出
來投票,也將選出紐約市第一位亞裔市長。
根據規定,參選人須取得超過半數第一順位選票才可直接成為黨籍候選人。市選舉委員會
預計於7月1日(周二)公布完整結果。
───────────────────────────────────────
華爾街日報:紐約市長初選結果再度衝擊民主黨建制派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82/8831926
世界日報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民主黨在全國推銷自身形象時遭遇最新挑戰。在紐約市長黨內初選
中,33歲的州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意外名列前茅,讓共和黨
有機會將民主黨描繪成極左派。
曼達尼在24日選舉中的表現,進一步激勵進步派人士呼籲民主黨進行世代與意識形態的變
革。選民否決了67歲的前紐約州長郭謨(Andrew Cuomo),這位醜聞纏身的建制派人士雖
獲前總統柯林頓及億萬富翁前市長彭博支持,仍敗給曼達尼。
作為美國人口最多與經濟重心的紐約市,這次選舉結果讓已然分裂且難以對抗共和黨總統
川普的民主黨,展現更多方向性分歧。全國民調顯示,生活成本上升是選民首要關切,曼
達尼在競選中得到參議員桑德斯及眾議員歐凱秀支持,廣泛談及此議題。這三位進步派人
士成為對抗川普的主要聲音。
曼達尼的成功受到進步派歡迎,但建制派民主黨人與黨內委員會則較為沉默。「民主黨舊
建制派傾盡全力阻止曼達尼,但他們失敗了,」進步改變競選委員會共同創辦人泰勒表示
,「他們持續誤判,應讓位給新一代領導。」
曼達尼提出凍結租金、免費公車、公共托育、市營雜貨店及2030年前將最低工資提高至每
小時30美元等政見,吸引選民。他計劃透過提高企業稅率及對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者加稅
,支付這些昂貴計畫。
曼達尼可能成為首位領導紐約的穆斯林,他稱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為「種族滅絕」,並支
持親巴勒斯坦口號,引發爭議。分析人士認為,兩黨極端派別將利用此結果推動各自議程
。無黨派策略家格斯坦表示,共和黨會試圖將民主黨描繪為反猶太的社會主義者,而進步
派則認為選民支持免費雜貨店及社會工作者取代警察的理念。
共和黨樂見曼達尼成為民主黨新面孔,認為他與多數美國人脫節。國會領導基金稱曼達尼
為民主黨「理想候選人」,試圖將他與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政綱連繫,稱他支持廢除警察、
監獄、醫療帳單及私人健康保險等。
曼達尼的強勢表現正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動盪時期。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在籌資上
超越DNC,新任主席馬丁需處理內部紛爭。DNC近期開除副主席霍格,後者計劃在初選中挑
戰現任民主黨人,試圖推舉年輕進步派,引發建制派不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