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6-17 11:12:34標題: 以國多城被炸 伊稱新法穿透防衛盾
特拉維夫海法電網民居中彈 8死300傷
新聞來源: https://is.gd/968Lby
https://images2.imgbox.com/97/65/4bwXPN89_o.jpg
【明報專訊】
以色列與伊朗的交戰周一(16日)踏入第4天,伊朗周一黎明時分再度發射導彈反擊,罕
見地突破了以色列的空防系統命中最少9個城鎮,包括特拉維夫、海法等沿海城市,破壞
電網等基建,摧毁多幢住宅等,導致最少8人死亡、約300人受傷。伊朗革命衛隊聲稱此乃
採用新方法穿透以色列多層防禦系統、甚至令對方防空系統自相攻擊之功。惟伊朗連日以
來亦備受空襲,《華爾街日報》(WSJ)昨報道指伊朗正通過阿拉伯國家當中間人傳遞信
息,尋求避免美國直接介入以伊交火和恢復談判。
WSJ﹕伊朗向美釋復談判意向
以色列海法、特拉維夫及周邊城市佩塔提克瓦(Petah Tikva)、布內布拉克(Bnei Brak
)等地,周一凌晨均受伊朗導彈的攻擊,使海法灣的以國最大煉油廠、港口附近一座發電
站、中部電網、住宅樓宇等遭受不同程度損毁。美國駐特拉維夫的使館分支機構亦受鄰近
的襲擊波及而輕微損毁。而耶路撒冷則傳出爆炸巨響。以色列國防部長昨批評伊朗攻擊以
國後方平民,一度聲言要德黑蘭百姓「不久就付上代價」。
以色列上周五起大規模空襲伊朗多處,觸發兩國交火。伊朗衛生部昨稱該國累計最少224
人死亡,逾1277受傷。以色列緊急服務機構昨表示有24人死亡、592人受傷。
伊朗稱令以防衛系統「自攻」
針對周日起連續兩晚成功空襲以色列城市和基建,伊朗革命衛隊昨表示是因為採用了可擾
亂以色列多層防衛系統、使之互相攻擊,讓伊朗導彈能乘虛而入攻擊目標的「新方法」,
但沒有進一步說明。
以色列多層防空系統的核心是自2011年啟用的「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可24小
時全天候使用雷達偵測短程火箭、導彈和無人機。以軍稱其命中率逾90%,能在數秒間作
出回應,摧毁距離4公里至70公里的進犯物。以軍其餘空防系統還有部署於大氣層外的「
箭式」(Arrow)反遠程彈道導彈系統,「大偉投索石」(David's Sling )中程防空系
統、美製「愛國者」導彈盾。另外,外界預計以方將於10月部署本土研製、利用激光截擊
的「鐵光束」(Iron Beam)。
以軍昨天沒有承認出現防衛系統「互攻」情况,不過早前曾表示為了節省攔截器,「按規
定」不會截擊那些可能射向空曠地帶的導彈,而以軍的多層防空系統縱然出色,卻「非密
不透風」;擊中特拉維夫等地造成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正是「突破」空防的導彈。
「烈士蘇雷曼尼」導彈首戰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專家估計伊朗可能利用了同一時間射出幾十枚彈道導彈,「分
散和飽和」以色列的防空系統而打開缺口。因為如上周六見到伊朗首次採用的地對地彈道
導彈「烈士蘇雷曼尼」(Shahed Haj Qassem)等逾5馬赫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不利「大偉
投索石」等地對空攔截,且導彈數量愈多,突破機率愈大。
以軍周一表示,伊朗自上周五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370枚彈道導彈。而據以軍周日表示,
伊朗之前兩晚共發射了270枚彈道導彈,約22枚「突破了」空防。對以國展開空襲前,外
界估計伊朗存有約2000枚可供攻擊以色列的導彈。
另外,《以色列時報》昨報道,前所未見有最少30架美軍空中加油機於周日晚飛離美國境
內基地向東飛,當中包括至少KC-135、KC-46。Ynetnews報道指雖然那可能是要參與歐洲
的北約例行演習,但有分析懷疑它們的任務延伸至中東,支援攻擊伊朗的以軍戰機。外媒
報道指美國航母尼米茲號周一駛離南海轉往中東。
(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以色列時報、Ynetnews、華爾街日報)
德黑蘭「瀰漫死亡氣息」 華人躲酒店避禍
以軍連日空襲下,伊朗首都德黑蘭住宅等建築被炸,市內店舖關門,居民人心惶惶。不少
人陸續收拾細軟準備逃往鄉郊,惟油站大排車龍難買油。有大批身處德黑蘭的華人躲到中
資酒店暫避,有德黑蘭人形容市內「瀰漫死亡氣息」。
德黑蘭居民這幾天不是搶購糧水和必需品,便是到市內加油站排隊入油,準備逃往鄰近裏
海等地的偏遠鄉郊。不過由於燃料供應有限,每人限買25公升,需要排幾次隊才能獲得足
夠燃料,即使注滿油出城,路上亦大塞車。提款機縱如常運作,但限制取款數量。一名決
定帶妻兒和父母離開的男子說:「我不想離開自己的家,可是我不能將子女置於險境。」
另一女子說:「我們全都想跑去較小的城市或鄉村,但我們都有無法離開的至愛。」也有
人說:「我不能拋下年邁父母,他們無法長途跋涉。」
居民搶購糧水 出城現車龍
大批身處伊朗的華商和遊客選擇躲到中資的德黑蘭拓邦酒店。有華商表示,黎明時分炸彈
落在下榻的酒店後方,整幢酒店震了一下,然後響起警報,他們甫趕得及拿錢包和手機離
開,就發現連樓下也被炸,整條街都是灰塵和玻璃碎屑。有中國遊客表示,他們被搶劫失
了護照,要補辦證件,現在走不了。
德黑蘭和其他伊朗城市沒有設置新式避難處,空襲發生時,市民可到地鐵站、隧道、地牢
、學校及清真寺暫避,但這些地方沒有具保證的耐爆能力。一些經歷過1980年代兩伊戰爭
的伊朗人表示,這次跟當年的最大不同是「空襲時沒有警號聲或預警」。
市民斥以炸平民「製加沙局面」
一名較年長的市民向美國有線新線網絡(CNN)說:「我們不支持伊朗政權,但反對以色
列攻擊住宅區和平民。假如以色列針對的是伊朗核計劃和軍事能力,應該攻擊那些地方,
而不是製造另一個好像加沙的局面。」25歲財務分析員納希德周日說:「孩童一直哭喊,
我們擔心很多平民遇害。空氣瀰漫死亡氣息。」
城內炮火隆隆 國營電視台直播被炸
德黑蘭周一繼續被襲,當地伊朗國營電視及廣播電台當天廣播期間遭以軍空襲起火,最少
一人受傷。該電視台直播畫面顯示,從電視台演播室內傳出爆炸巨響並升起濃煙。新華社
記者同時聽到,德黑蘭上空傳出密集爆炸聲。
(衛報、BBC、CNN、法新社、鳳凰衛視)
美媒:特朗普否決以軍「斬首」殺哈梅內伊
美英傳媒周日(15日)引述美國官員報道,以色列近日曾有機會殺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
伊,但計劃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否決」。伊朗傳媒報道,哈梅內伊(圖)在以色列發動突
襲後,轉移到德黑蘭東北部的地堡暫避。
消息:哈梅內伊匿東北部地堡
美國官員表示,自以色列上周五大規模攻擊伊朗以來,美以官員一直保持密切聯繫。以方
通報稱有機會殺死哈梅內伊,但特朗普告訴以總理內塔尼亞胡「這不是個好主意」。路透
社引述美國官員說:「伊朗有殺美國人嗎?沒有,除非他們這樣做,否則我們不會考慮針
對政治領導層。」
內塔尼亞胡周日被問及有關報道時沒正面回應,但他表示,以色列「會做需要做的事、會
做該做的事」,他認為美國「知道什麼是對美國有利的」。一名以色列官員向美國哥倫比
亞廣播公司(CBS)表示,以色列「原則上」不會暗殺政治領袖;不過《華爾街日報》亦
引述以色列官員稱,以方不排除攻擊任何潛在目標以摧毁伊朗核計劃,包括哈梅內伊。
另外,伊朗電視台《伊朗國際》昨引述伊朗兩名知情人士報道,以軍上周五凌晨攻擊德黑
蘭數小時後,哈梅內伊和家人已被轉移至德黑蘭東北部的拉維贊(Lavizan)地堡。以軍
周日首次攻擊距以色列2300公里的伊朗城市馬什哈德,外交消息人士稱這是要警告哈梅內
伊「雖遠必誅」,同時為了給他最後機會廢除濃縮鈾計劃。
特朗普周日未評論是否曾「否決」以方殺死哈梅內伊,但警告伊朗若攻擊美國在中東的目
標,美國武裝部隊將以前所未見的力度還擊。數小時後他又說「伊朗與以色列應該、並會
達成協議」,稱自己有緩和衝突的經驗,能讓以伊停止敵對行動,就像斡旋印度與巴基斯
坦一樣。
(路透社、CBS、伊朗國際)
───────────────────────────────────────
分析家:3個偏執的高齡掌權者釀以伊危機
https://udn.com/news/story/124061/8811397
聯合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
分析家指出,以色列和伊朗這波衝突,可能引發油價、中東局勢和伊朗內部動盪,這場危
機背後,站著三個偏執的高齡領袖。
衛報專欄作家提斯多爾認為,這場由以色列點燃的危機本可避免。以軍發起空襲時,外交
談判窗口並未完全關閉。
提斯多爾說,這場危機背後站著三個偏執的高齡掌權者,會害死大家。首先是七十五歲的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他早已不適任,卻藉著戰爭轉移國內對其貪腐指控的注意。以國加
薩行動造成超過五點五萬巴勒斯坦人喪生,既未消滅哈瑪斯,也未救回全部人質,只留下
滿目瘡痍。
同樣難辭其咎的是伊朗八十六歲最高領袖哈米尼。他領導的神權政體長期壓制社會自由、
操縱選舉、迫害女權,國內民生凋敝,卻仍執意推進鈾濃縮計畫,給了以色列動武的口實
。
第三個禍首就是七十九歲的川普。他在上個任期魯莽撕毀伊朗核協議,卻提不出可行的替
代方案。當內唐亞胡主張攻擊伊朗時,川普的軟弱態度等同開綠燈。提斯多爾痛批川普在
國際事務無知反覆,已成為全球安全重大威脅。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宣稱這次戰爭可能讓伊朗「政權更替」。但英國軍情六處前處長索爾
斯說,「當國家遭遇外侮,反對派更難使力」,戰爭可能反而強化民眾對現今政權的支持
。
───────────────────────────────────────
最怕美以聯手 荷莫茲海峽成伊朗籌碼
https://udn.com/news/story/124061/8811403
聯合報 國際中心、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
以色列和伊朗衝突持續擴大,分析指出,伊朗除靠飛彈與以色列周旋,關閉荷莫茲海峽也
是選項,但上策仍是避免美以聯手並盡快結束戰事。
半島電視台分析指出,伊朗連日來以飛彈攻擊特拉維夫、海法等大城反擊以色列。伊朗的
飛彈實力據信為中東之冠,有上千枚各型彈道飛彈可用,若按當前頻率,伊朗應還能攻擊
好幾周,足讓以色列蒙受可觀損失。
伊朗十五日首度對以色列發射新型「烈士卡希姆」(Haj Qassem)飛彈,成功突破以色列
防空系統。以色列方面流出的影像清楚顯示,新飛彈在威力與速度上皆明顯優於伊朗先前
使用的舊型飛彈。
───────────────────────────────────────
馬克宏籲停止對平民攻擊 警告勿推翻伊朗政權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47.aspx
中央社 綜合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外電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呼籲停止對伊朗和以色列平民的攻擊,並警告
不要強行推動德黑蘭政權更替。
法新社報導,馬克宏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對記者表示:「如果美
國能促成停火,那將是件非常好的事。」與此同時,白宮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因中東危機
升級而提前離開峰會。
馬克宏呼籲以色列和伊朗「停止」對平民的攻擊,並警告說,若試圖推翻德黑蘭的神職政
權,將是「戰略錯誤」。
他表示:「那些以為可以不顧一個國家的意願,僅靠外部轟炸就能拯救一個國家的人,一
向都是錯的。」(譯者:陳昱婷;核稿:劉文瑜)
───────────────────────────────────────
以色列伊朗零退讓衝突 恐將成漫長且代價高昂消耗戰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28.aspx
中央社 記者賴素芬 特拉維夫專電
以色列於13日凌晨對伊朗展開軍事行動,針對伊朗境內核設施、彈道飛彈陣地、伊斯蘭革
命衛隊據點及德黑蘭周邊能源基礎設施等,發動自以哈戰爭爆發以來規模最廣泛一次攻擊
。此役將波及全球能源、市場與地緣政治格局。當對手皆不願退讓,衝突恐將演變為一場
漫長且代價高昂的消耗戰。
這場代號「崛起雄獅」(Operation Rising Lion)先發制人的攻擊行動並非單一空襲,
而是結合以色列空軍與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無人機滲透的複合作戰。從以色列官方
表示,此舉旨在全面削弱伊朗的核子與飛彈能力,防範潛在威脅於未然。
根據伊朗政府通報,此次攻擊已造成至少224人死亡、1300人受傷,其中包括多名高階情
報與核子官員。德黑蘭也出現罕見的撤離潮,約有10萬人離開首都,突顯攻擊對伊朗內部
所造成的劇烈震盪。
14日凌晨伊朗隨即以大量無人機和彈道飛彈報復攻擊,儘管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與「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防禦系統成功攔截90%以上飛彈,仍有部分
突破防線,特拉維夫(Tel Aviv)、海法(Haifa)與貝特雁(Bat Yam)等多地均傳出整
棟建築被擊毀報導,造成至少24人喪生、數百人受傷。
目前衝突仍持續升級。以色列國內氣氛,隨著傷亡人數逐日累積,目前所有非必要機關單
位與行業都已停班、學校停課,民眾心情日益緊繃,街頭人流稀少。自2023年10月7日以
哈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民眾雖已對空襲警報見怪不怪,但這波來自伊朗的彈道飛彈威力
更甚,心理壓力明顯升高,整體社會情緒疲憊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政府同步啟動跨部門機制,準備動員國內三家航空公司從紐約、羅
馬、雅典(Athens)、塞普勒斯(Cyprus)、曼谷等地協助自海外撤離滯留國民。據報導
,約有15萬名以色列人受困於海外。以色列航空已開放返國登記,在開放後短短一個半小
時內即吸引超過6萬人註冊。航空公司正依據註冊數據繪製全球客戶地圖,並安排優先撤
離順序,考量原定航班日期、人道需求與安全風險,目前此服務僅適用於直接向航空公司
購票的旅客。
另一方面,由阿曼(Oman)牽線的美伊核談判宣告中止,目前正在進行的七大工業國(G7
)會議與歐盟也正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因應措施。美國總統川普雖公開表態支持以色列,卻
不願深度介入。據美方官員透露,川普已否決以色列提出的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
Ali Khamenei)行動計畫。他在個人社群平台表示,希望以色列與伊朗能「達成協議」,
並以自己曾調解印度與巴基斯坦克什米爾衝突為例,釋出調停意願。
根據以色列及國際軍事與安全專家評估,即便以色列成功摧毀伊朗部分濃縮設施並暗殺多
位伊朗核子科學家,單憑以色列的軍力仍難對伊朗核計畫造成結構性破壞。以色列仍需美
國實質軍事介入,才能達到根除伊朗的核子武器野心。
目前,衝突雙方均無退讓跡象。以色列不排除擴大打擊範圍,甚至公開討論對伊朗政權中
樞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伊朗則揚言,如果歐美國家介入,伊朗將報復西方在波斯灣
與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基地與能源基礎設施。
以色列此刻正打一場認為「非打不可」的戰爭。伊朗則準備打一場它「輸不起」的戰爭。
儘管以色列國內尚維持表面秩序,但對長期戰爭的心理與資源準備明顯不足,部分反對派
議員已質疑政府是否正將國家推向一場無法控制的區域性衝突。然而,以色列政府「一次
解除威脅」的強硬立場仍獲得廣泛支持。許多以色列民眾認為,這是攸關國家生存的必要
行動。
隨著戰事升高,接下來的發展不僅將影響中東地區的安全平衡,也可能波及全球能源、市
場與地緣政治格局。當對手皆不願後退一步,這場衝突恐將演變為一場漫長且代價高昂的
消耗戰。(編輯:陳承功)
───────────────────────────────────────
川普促所有人立即撤離德黑蘭 重申伊朗應簽核協議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23.aspx
中央社 綜合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外電
以色列持續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敦促每個人立即撤出伊朗首都德黑
蘭,並重申伊朗應該與美國簽署核子協議。
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川普在加拿大出席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期間,在他的社群媒
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寫道:「伊朗不能擁有核武。我說很多遍了!每
個人應該立即撤出德黑蘭!」
川普沒有詳細說明。德黑蘭居民有近1000萬人。
在川普示警的同時,以色列加強對伊朗的攻擊力道,稱目標是摧毀這個由神職人員掌控的
國家具爭議的核子活動。
以色列軍方稍早發布通知,敦促德黑蘭某個區域的居民撤離,這與以色列在加薩的策略如
出一轍。自2023年10月7日遭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襲擊以來,以色列在
加薩已造成許多巴勒斯坦人口流離失所。
川普一直不願說明美國是否會參與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但他說美國沒有參與最初的攻擊。
他稍早在G7峰會上向媒體表示:「等我一離開這裡,我們會有些事情要做。但我必須先離
開這裡。」G7峰會將於明天結束。(譯者:張曉雯;核稿:曾依璇)
───────────────────────────────────────
以伊衝突升級 巴西再批以色列大屠殺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30.aspx
中央社 記者唐雅陵 聖保羅專電
以色列13日對伊朗各地發動猛烈攻擊,伊朗也以另一波飛彈回擊,兩國之間衝突造成數百
人死傷。巴西政府再度譴責以色列大屠殺,恐擴大區域衝突,對伊朗則尚未發表任何評論
。
巴西外交部在以色列襲擊伊朗後發表聲明指出,「巴西政府譴責並強烈關切以色列對伊朗
發動攻擊,這項作法明顯侵犯伊朗的國家主權和國際法,可能使整個地區陷入更大衝突,
對世界和平、安全和經濟構成高風險」。
自2023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與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爆發衝
突以來,巴西始終不斷譴責以色列,與以色列之間的關係一直緊張。
此次以伊衝突升級,巴西政府再批以色列大屠殺,並呼籲各方保持最大程度的冷靜克制,
立即結束敵對行動。
以伊爆發衝突時,有2個巴西市政代表團應以色列政府邀請,在以色列參加科技安全博覽
會,多位市長不得不躲在地下防空洞。
據巴西全國市長聯合會稱,代表團已成功離開以色列並平安抵達約旦。
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6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強烈批評以色列
,「加薩衝突不是一場反猶太主義戰爭,而是大屠殺行為,連猶太人民都不樂見」。
根據巴西通訊社(Agência Brasil)報導,巴西政府正在研究採取措施切斷與以色列的
軍事關係,以回應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行動。
巴西總統府國際事務顧問阿摩林(Celso Amorim)表示,加薩大屠殺升級構成名符其實的
種族滅絕,導致平民、兒童死亡,巴西需要通過適當措施,捍衛人道主義原則和國際法。
巴西政府表示,與以色列關係微妙且複雜,一旦與特拉維夫結束外交關係,可能損害在以
色列和巴勒斯坦生活的巴西人。因此目前只考慮解除兩國之間的軍事關係,暫停該領域的
協定與合作。(編輯:張芷瑄)
───────────────────────────────────────
回應欲殺伊朗最高領袖計畫 以色列總理認為能止戰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13.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以色列與伊朗這兩個宿敵持續交火之際,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今天表示,刺殺伊朗最高領
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將能終結兩國衝突。
法新社報導,先前有媒體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擔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升溫,因此否決
以色列刺殺哈米尼的計畫,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
ABC News)「(刺殺計畫)不會使衝突加劇,而是將終結衝突」。
尼坦雅胡認為,「『永遠的戰爭』正是伊朗想要的,而他們正在使我們處於核戰邊緣」。
他也說:「事實上,以色列正在做的事情,是在預防這一切,並結束這種侵略行為,而我
們只能迎擊邪惡勢力,才能做到這件事情。」
另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在一場
記者會上表示,他估計針對伊朗的好幾波攻勢,已使伊朗的核計畫大幅倒退。
他說道:「我估計我們會讓他們倒退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法詳細說明。」
尼坦雅胡還提到,以色列正與美國進行「全面協調合作」,他幾乎每天都跟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保持聯繫。(譯者:楊惟敬;核稿:張曉雯)
───────────────────────────────────────
美國調升以色列旅行警示至最高級 籲民眾勿前往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170004.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交火之際,美國國務院今天調升對以色列的旅行建議警示等級至最高第
4級,示警美國國民不要前往當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務院的公告指示美國人請勿前往以色列,「原
因是有武裝衝突、恐怖主義及內部動盪」。
美國國務院公告也示警,美國民眾不要前往約旦河西岸(West Bank)與加薩(Gaza)地
區。
美國國務院指出,以色列的安全情勢難以預測,其中包含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和耶
路撒冷(Jerusalem),「提醒美國公民保持警惕,並採取適當措施以提升自身安全意識
」。
公告還寫道:「包括迫擊炮和火箭攻擊,以及武裝無人機與飛彈來襲等安全事件,可能會
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發生。」(譯者:楊惟敬;核稿:陳彥鈞)
───────────────────────────────────────
伊朗慘了?以色列宣布「完全掌控」德黑蘭領空 摧毀1/3飛彈發射器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77149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以色列上週五(13日)無預警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精準打擊,重創伊朗國防,不甘示弱的伊
朗也隨即祭出反擊,中東情勢急遽升溫。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德夫林(Effie Defrin)今
天(16日)宣布,以國已完全掌控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領空,迄今以軍已摧毀超過100個伊
朗彈道飛彈發射器。
以色列13日發動「雄獅崛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對伊朗展開堪稱有史以
來最大規模軍事攻擊,不只摧毀多個重要軍事、能源基礎設施甚至核設施,多名軍事指揮
官、核武科學家等高層也被擊殺。伊朗隨即採取行動,對以色列境內發射大量飛彈、無人
機進行反擊,雙方至今持續互轟。
不過目前看來伊朗遭受的打擊更嚴重,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
受到國內質疑批評,部分伊朗官員指責伊朗防空系統形同虛設,無力阻止以色列精準攻擊
。有外媒更直指,伊朗政府內部矛盾恐讓政權有垮台之虞。
根據《以色列時報》 報導,以軍發言人德夫林今天宣布,自上週五以來,以軍已經成功
摧毀120多個伊朗彈道飛彈發射器,相當於伊朗現有飛彈發射器總數的三分之一,同時以
方也攔截伊方對以色列的「大部分攻擊」。
德夫林還說,以色列空軍已完全掌控德黑蘭的領空,以軍在德黑蘭上空建立起「全面空中
優勢」。另外,以色列也針對伊朗中部重要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約100個軍事目標發
動一系列攻勢。
李秋明/核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