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5-01 17:32:08標題: 美參院提案欲阻止川普關稅 投票闖關失敗
新聞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5010107.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否決兩黨阻止總統川普關稅的最新提案;聯邦政府數小時前報告,在
川普關稅政策造成混亂之際,美國經濟3年來首見萎縮。
路透社報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隨後迅速採取行動,請副總統范斯(
JD Vance)前往國會打破僵局並擱置這項決議。
這項措施旨在終止川普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國家緊急狀態是川普對美國貿易夥伴徵收
10%全球關稅、並對歐洲聯盟(EU)在內的57個貿易夥伴徵收更高對等關稅的基礎。
這項決議以49票贊成對49票反對未獲通過,有3位共和黨人跨越黨派界線支持這項決議。
數週前,4位參議院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一起通過類似法案,終止對加拿大徵收的新關稅
。
參議院目前共和黨擁有53席比47席的多數優勢。
今天在兩名潛在支持者缺席下,很明顯此案可能在稍後獲得通過,圖恩採取戲劇性舉動,
要求進行第2次投票,透過擱置重新審議來否決這項決議,最終以50比49票通過,其中范
斯投下了決定性的一票。
在此數小時前,美國商務部報告指出,由於企業競相避免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大量進口商
品,2025年頭3個月美國經濟換算為年率萎縮0.3%。
這是美國經濟2022年第一季以來首次下降,也是川普關稅對經濟產生影響的第一個實際證
據。先前數週,美國股市和債市動盪不安,經濟學家警告,關稅將導致消費者價格上漲,
並可能引發經濟衰退。(譯者:鄭詩韻;核稿:徐睿承)
───────────────────────────────────────
川普關稅戰引各國自掀底牌?外國官員憂恐「自我設局」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710354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
政治新聞網POLITICO於4月30日報導,各國政府爭先恐後與美國談判對等關稅,白宮官員
自誇已收到數十國提案。然而,提案內容僅說明協商方向,遠非最終定案,開始令貿易夥
伴有所遲疑,憂心自行提談判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等於「自我設局」。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祭出大規模對等關稅後又暫緩90天,預計7月初將正式上路。此舉迫
使許多國家急忙向華府提案以避免關稅衝擊,凸顯川普政府的高風險貿易戰已經奏效。
然而,POLITICO早前已報導,根據十多位外交官員與三名官員,這些交給白宮的文件大多
僅為初步構想,列出各國願意在談判中討論的方向,距離最終方案仍有一段距離。
對此,部分貿易夥伴感到遲疑,對於在美方尚未提出具體要求前就先表態,恐怕落入被動
局面。
「他們對於自己提條件去談判有所遲疑,」一名知情外國提案的產業官員表示,「如果由
各國自行設定談判框架,而不是美方提出具體要求,這某種程度就像自我設局」。
歐盟官員尤其表示,他們與美方的談判仍處於一位官員所稱的「探索階段」,正與美方協
商擬定談判框架,內容可能涵蓋放寬監管、降低部分關稅或擴大能源與國防投資。
「坦白說,我們還是不太清楚美國究竟想要什麼。他們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門,」一位歐洲
外交官表示,並形容目前談判仍屬討論階段。「我們還在試圖釐清,美方真正的優先事項
是什麼。」
另一位歐盟外交官則直言:「歐洲主動提出讓步將是大錯特錯。美國人根本不想談判。這
是一場戰略耐心的比拚,我們別急著出招,就讓他們自己悶著燒就好。」
這凸顯外界對川普對等關稅的最終目標仍有所困惑且不信任。儘管白宮對外展現信心,聲
稱關稅威脅迫使多國坐上談判桌,可望帶來重大貿易讓步,但多位外國官員私下表示,目
前的磋商仍十分初步,令人質疑白宮是否真能在自訂最終期限前達成實質協議。
───────────────────────────────────────
美中貿易戰有望降溫?川普:會與習近平對話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5010016.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內閣會議上被記者問到,是否計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時,答
稱「會有的」(it'll happen)。
川普先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聲稱,他的政府正與中國談判,以達成關稅協
議,習近平已致電給他。他當時說「他打來了電話,我不認為這是他軟弱的表現」。
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駁斥上述說法,稱中美兩國元首「最近沒有通話」。(譯者:陳正健
;核稿:陳亦偉)
───────────────────────────────────────
十面向檢視川普2.0幹了這些事 短短百日讓美國面目全非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8709846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川普2.0上台不過百日,已把美國內政、經濟和外交政策推往危險的新方向,結果是一團
混亂,考驗著美國乃至全球因應各種亂象的調適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究竟做了哪些事,竟在短短百日內迅速激起國內外強烈反彈?
從赦免1月6日闖入國會山莊的暴動分子、解除給前官員的安全保護、提議將加薩轉變成度
假勝地並把加拿大收編為美國第51個州,到安插自己律師出任司法部長、關閉援外機構美
國國際開發署(USAID)、引爆全球貿易戰、在橢圓形辦公室辱罵烏克蘭總統、未經正當
程序就遣返移民,甚至多次藐視法官判決把國家帶往憲法危機之路,可謂罄竹難書。
紐約時報從以下十個面向,檢視川普2.0上任百日如何把美國搞得面目全非:
一、關稅與貿易:「解放日」關稅引發市場恐慌
川普自詡為「關稅人」,希望藉提高關稅增進稅收、迫使外國改變占美國便宜的不公平待
遇,並運用關稅作談判籌碼達到遏制毒品走私至美國等目的。
川普先是在2月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招致北京以牙還牙報復。同樣情況3月
再來一遍,川普對大陸出口貨再加碼10%關稅,北京對美國製品和廠商施加更多限制還擊
。
但4月2日「解放日」極其嚴苛的「對等關稅」宣布後,貿易戰緊張情勢才急遽升高。「對
等關稅」9日生效後數小時,川普決定對中國大陸除外的國家緩課90天,唯獨對揚言報復
的中國大陸進口貨大幅提高關稅。如今陸貨最低面臨145%關稅稅率,美國銷往大陸的產品
面臨125%稅率,美中出口商兩敗俱傷,有些公司乾脆停止貿易,從大陸載貨運往美國的貨
櫃船運訂單已銳減。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關稅大戰「難以為繼」,但美中雙方尚未舉行夠分量的談
判,目前仍僵持不下。
二、經濟:川普政策變變變,使經濟倒栽蔥
川普2.0就職時,承接的是讓全球艷羨的經濟。但只消幾周,美國消費者信心陡降,企業
紛紛擱置擴張計畫,外資甚至懷疑美國政府公債不再是安全資產。經濟學家辯論主題不再
是「經濟過熱」或「軟著陸」,而是「停滯性通膨」或「衰退」。
川普一變再變的貿易政策可能推升消費者物價、擾亂全球供應鏈並引來貿易夥伴報復;川
普揚言開除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儘管事後否認),震驚金融市場;雇主抱怨川普的
移民政策害他們找不到人手;大砍聯邦雇員、合約和補助款,也可能對國內消費和投資落
井下石。
經濟學家警告,光是這些政策造成的不確定性,或許就足以釀成一波經濟衰退,因為企業
可能因為前景不明,而紛紛打消招聘和投資計畫。
目前為止,川普政策打擊經濟的跡象多半見於信心調查等「軟數據」,尚未反映在呈現實
際經濟景氣的「硬數據」上。裁員數仍低,消費者支出年初滑落但後來彈升,顯示衰退風
險雖已升高,但並非無可避免。
三、聯邦政府:公牛狂奔撞得政府機關東倒西歪
由富豪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以除弊為由,率領近百名助手「改革」聯邦政府
機關。在他們眼中,USAID、社會安全局(SSA)、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全都充斥
著詐欺,例如指控眾多死人還持續支領社安金。
馬斯克率領DOGE關閉援外機構並採取其他激進行動,宣稱能協助聯邦預算砍掉1兆美元的
無謂支出。但顯然大刀闊斧亂砍一陣下來,距離這個目標還遠得很。
當大刀砍向國務院和財政部,馬斯克在3月一場內閣會議與國務卿魯比歐爆發激烈衝突,
接著又為國稅局(IRS)而與財長貝森特展開一場權力鬥爭。結果,馬斯克似乎敗下陣來
,已表明5月將離開華府。
四、外交政策:條約、聯盟和軟實力退場,回頭比蠻力
川普2.0如何在百日內改變世界,難以用某個事件概述。但川普2月底在白宮會晤並在眾目
睽睽下羞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或許可清楚窺見未來的世界局勢。
美國80年前開始領導世界建立起遵循規則、國際協議與常規的世界秩序,為的正是遏制強
權吞併弱國領土,並且賦權弱國而不訴諸戰爭手段。但川普在媒體鏡頭前與澤倫斯基爭吵
,凸顯出他認為國際法已不合時宜,有核武支持的蠻力才算數。依川普之見,世界分成兩
類國家:有牌可打的強國vs.沒牌可打的弱國。川普認為,澤倫斯基既然拿不出上得了檯
面的籌碼,就得被動接受止戰條件。
這反映出川普的世界觀。他似乎專注於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交
易,三分天下。在這種強權私下劃分勢力範圍的世界,國際法好用就用,不好用棄之無妨
;領土疆界怎麼訂,有商議空間;援外「軟實力」可獲致的利益不明,所以沒有必要。
這種倚仗蠻力的地緣政治角力實驗會如何發展,無人知曉。歐洲國家領導人表示,他們嚇
壞了;亞洲盟國反應較謹慎,但擔心習近平會放膽拿台灣來測試這種理論。
五、帝國主義:吞併格陵蘭、加拿大、巴拿馬運河的「昭昭天命」
走入川普的橢圓形辦公室,可見牆上掛著一幅陌生的肖像:波爾克(James K. Polk)。
波爾克是美國第11任總統,任內把德州和西南部一片荒地納入美國版圖,並且將領土疆界
拓展至太平洋。
換言之,波爾克就是川普2.0就職演說中所提「昭昭天命」的偶像。他對白宮訪客說,波
爾克「取得許多土地」。
這說明川普為何執迷於取得格陵蘭、奪回巴拿馬運河,並屢次揚言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
51州。說了太多次後, 已讓這些國家不得不嚴肅看待川普擴張領土的野心。
六、移民:川普的移民措施引起恐懼,但遣返人數並未暴增
七、公器用來報復:濫用總統職權當作私人復仇工具
八、多元性:將「多元」與「無能」畫上等號
九、文化:政治力入侵國家人文、藝術基金會,切斷對「太覺醒」文化的資助
十、社群媒體:川普2.0官員「網紅化」,比誰發的社群媒體影音內容多
───────────────────────────────────────
馬斯克將離開效率部 川普稱若有意願可繼續服務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5010134.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只要有
意願,隨時可以繼續為白宮工作,但他理解這位大亨想回去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法新社報導,馬斯克擔任川普政府削減開支的「政府效率部」(DOGE)非官方領導人,但
他上月表示他將退出這個職位,以更專注經營他陷入困境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
川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告訴馬斯克:「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都非常尊重並感謝你。」這
可能是馬斯克最後一次參加內閣會議,接下來他將卸下執掌政府效率部的角色。
川普說:「而且你知道,你可以留下來,想待多久都可以。」但他又說,馬斯克可能想「
回家經營他的汽車公司」。
全球首富馬斯克累積的財富主要來自特斯拉,但特斯拉的品牌名聲卻因他投入政治工作而
嚴重受損。
馬斯克以川普親密顧問的身分推動削減公共服務,招致民眾反彈,導致特斯拉在歐洲與美
國的展售中心遭到破壞並面臨抵制聲浪。
川普提到馬斯克的反對者時說:「你真的犧牲了很多。他們對你非常不公平。」馬斯克回
說:「他們的確喜歡燒我的車,這不太好。」(譯者:張曉雯;核稿:劉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