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學者:法國反北約東進非怕中國 台海有事

作者: Harvard5566 (感情放一邊檳榔攤)   2023-06-08 08:49:21
標題:學者:法國反北約東進非怕中國 台海有事必挺身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6080013.aspx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2023/6/8 07:53(6/8 08:20 更新)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7日專電)馬克宏日前反對北約設東京辦事處,引發議論。法國
學者朱利安向中央社表示,法國向來希望北約聚焦北大西洋任務,言論無關中國,且法國
積極投入印太,若台海有事,法國必有所反應。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表示,為強化與
印太地區國家合作,須在東京成立辦公室。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認為
,北約不應該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地區,否則將犯大錯。部分媒體稱馬克宏「怕得罪中國
」。
馬克宏發言再次引發國際討論,並分析背後原因。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
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其言論反映了法國多年來反
對北約將任務擴張至印太地區的立場。
朱利安告訴中央社,北約對未來發展也是內部分歧。一為保守派,認為根據最初簽署的「
華盛頓協定」,組織宗旨是保障歐洲-大西洋安全。若只看北大西洋公約,北約沒有理由
處理印太地區事務。法國即採取此立場。
以美國為首的另一派則希望擴展北約,處理中國等全球議題。各方對於華盛頓協定的詮釋
有所不同,北約也確實曾涉入非跨大西洋事務,兩派間不斷對話與妥協。
2019年北約聯合聲明首次點名中國為未來的安全挑戰,並以接近歐盟用詞定調中國,即同
時為「競爭者、夥伴及體制敵手」;2022年北約峰會更首次將中國寫入戰略概念藍圖,稱
中國為北約的「系統性挑戰」。
「如今中國已進入北約分析框架之下。而法國的立場是,視中國為北大西洋的挑戰,特別
是在網路、太空、影響力干涉等跨國領域;但以地域軍事而言,法國認為應由歐盟出面處
理,而非北約」。
他認為北約和日、韓、澳、紐4個印太夥伴對話合作很好,可互相學習、評估風險。「若
能在東京設辦事處也不錯,但部分法國人恐認為是美國主導想強推北約東進印太,而這非
北約主場」。
朱利安認為,馬克宏曾說北約「腦死」,雖然用字極糟,但當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退出,加上法國、土耳其成員國間衝突不斷,北約領導危機是不爭事實。
儘管俄烏戰爭讓北約「復活」,但目前對北約更重要的是強化北大西洋區域、鞏固領導與
內部協調、解決成員國間問題、迎接新成員芬蘭和瑞典。
「加上當前歐洲正陷入戰爭,俄國是眼前真實的威脅,所以在擴展至印太前,優先要務應
是專注北約最初宗旨」。
朱利安不贊同外界稱馬克宏此言是因「怕中國」,並強調馬克宏此番言論與中國無關,「
是涉及北約的角色與任務,而非對中國的定位與策略」。
馬克宏立場也引發部分人士質疑,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昨
天對歐洲政治新聞網Politico表示,若中國犯台,「馬克宏基本上在傳達(美國)不應仰
賴歐洲」。
朱利安坦言,由於馬克宏4月訪中絕口不提台灣的態度,及他在回程專訪中失言稱歐洲不
該涉入台海。
儘管事後聲明強調法國立場數十年未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尤其是以武力,並
盼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但法國可信度與形象已大受打擊,因此他理解為何柯伯吉有此看
法。
朱利安指出,法國積極投入台海及與台灣的交流,馬克宏當時受訪所言未反映事實。
「我剛從台灣回來,法國在台協會員工數是全歐洲類似機構之最;法台軍武合作由來已久
,法國一直都在。馬克宏失言、中國環台軍演之時,法軍護衛艦正通過台灣海峽。法國幾
乎是歐洲唯一重申印太航行自由的國家,也是歐洲印太戰略的推動者」。
朱利安強調,法國不會離開北約,若中國進犯,也將承擔在印太地區的安全責任。「若台
海爆發危機,法國和歐盟都將立即大受衝擊,因此問題不在於歐盟是否將有所反應,只要
利益受害,歐盟一定會有所回應,因我們的供應鏈、進出口等將遭重創,歐盟必須挺身」

「且若中國武力攻擊,被視為戰爭罪等非法行動,法國在內的歐盟也必會採取行動,因為
別無選擇,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必須有所回應」。(編輯:韋樞)11206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