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避COP26失敗 聯合國點名中美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23 08:03:01
標題: 避COP26失敗 聯合國點名中美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837149
聯合報 編譯羅方妤、編譯柯立偉、國際組/綜合報導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廿一日表示,目前氣候狀況像拿到「開往災難的單程票」,強調在
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
6)有必要「避免失敗」。
二○一五年巴黎氣候協定呼籲,控制升溫幅度在比工業革命前水準增加攝氏兩度以內,最
好接近攝氏一點五度。
然而,聯合國目前估計顯示,全球溫度上升攝氏二點七度的「災難性」暖化很可能發生。
古特瑞斯說,目前跡象顯示「全球升溫幅度走向比工業革命前水準上升至少二點七度,顯
然拿到通往災難的單程票」。
古特雷斯表示:「我希望我們仍能及時避免氣候峰會失敗,但時間剩不多且狀況變更加艱
困,這就是為何我非常、非常擔心。我很怕事情可能出錯。」
他說:「廿國集團(G20)領導人將在義大利羅馬會面,他們知道自己代表的經濟體,
要為全球五分之四的碳汙染負責。若他們不挺身而出,我們將走向人類可怕的苦難。中國
和美國必須做得比他們目前為止宣布計畫還多。」
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將在卅一日至十一月十二日舉行,被視為訂定全球碳排放目標,緩解全
球暖化的關鍵一步。
https://i.imgur.com/dSCyiu3.jpg
反映氣候變遷 牛津辭典收新詞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牛津英語大辭典為了應對全球日益頻繁使用「全球暖化」一詞,又憂
心這不足以體現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因此將「全球暖化」升級為「全球熱化」(global
heating),還新增多個相關詞彙。
辭典指出,全球熱化定義是「通常用來傳達比全球暖化更強烈的意念,更加強調人類活動
造成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及解決這項議題的迫切需求」。
辭典表示,儘管人們仍更常使用全球暖化,但全球熱化使用頻率大幅增加。全球熱化去年
上半年的使用頻率,是二○一八年上半年的十五倍。
另一新詞彙是「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定義為「一特定地區內的自然資源和
環境特色,被認為是有經濟價值或能提供人類服務的資產」。
牛津英語大辭典推出特別更新,代表將在卅一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
締約方會議」(COP26)。他們在補充現存字彙的複合詞和片語子條目中,新增其他
日益熱門的專門名詞,包括「環境焦慮」(eco-anxiety)和「淨零碳排」(net zero)
。環境焦慮定義為「對於人類活動和氣候變遷造成近期和未來的環境傷害,感到不安和憂
心」。
淨零碳排則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
體的數量達成總體平衡。這是人類為了緩解全球暖化影響,努力達成的目標」。
牛津英語大辭典還收錄「氣候罷課」(climate strike),代表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領導
的年輕人氣候抗議。「極端天氣」(extreme weather)一詞則描述一個地區發生嚴峻、
非季節性及非典型天氣型態,特別是其成因被歸因於氣候變遷。
描述氣候變遷的詞語愈來愈急迫,「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氣候危
機」(climate crisis)甚至是「氣候災難」(climate catastrophe)都成為新增條目
,且使用頻率激增。牛津英語大辭典科學編輯史都華稱:「這代表氣候變遷議題相當急迫
,反映在我們語言中。」
氣候危機 恐導致數百萬人死傷
醫學雜誌「刺胳針」廿日發表一篇文章,警告目前由於人類應對氣候變遷的腳步過慢,因
此引發的糧食危機、致命災難與重大傳染疾病,將會使數百萬人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脅。專
家呼籲必須盡快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才能避免數百萬人死傷的悲劇。
專家指出,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氣溫已上升了攝氏一點二度,而至本世紀末,地
球平均氣溫可能再攀升攝氏二點七度;氣溫的上升將會使原本只在熱帶地區流行的各種疾
病往高緯度地區傳播,且高溫將使植物繁殖力更旺盛,空氣中的花粉數量增加,更不利於
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人生存。
除了暖化以外,燃煤與燃油造成的另一項重要環境影響就是空氣汙染,在燃燒的過程中會
產生大量微小、易刺激肺部的懸浮微粒,即PM2.5,刺胳針研究結果估計,PM2.5每年
平均造成一百萬人死亡。
在國會審議和國際談判中,高昂的成本一直是降低化石燃料用量的最大障礙,但刺胳針研
究表示「不作為」的成本更大;據研究報告估計,二○二○年氣候災害造成的直接損失達
一千七百八十億美元,其中旱情直接影響全球百分之十九的陸地;高溫迫使農民無法在烈
日下工作,剝奪了二千五百九十億小時的工作時數;PM2.5單單在美國就造成了八千億
美元的損失。
麻州綜合醫院急診醫師蕾妮.薩拉斯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帶給民眾健康最有效的方
法。」
日去碳化 再生能源占比擬翻倍
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在時隔約三年後,廿二日修改了中長期政策指針「能源基本計畫」
並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作為第六次的此次計畫出示了二○五○年實現去碳化的道路,寫進
最優先引進可再生能源的方針,提出目標將二○三○年度電源構成中可再生能源的比率擴
大到百分之卅六至卅八,約為現在的兩倍。
另一方面,核電占比則維持百分之廿至廿二不變,此外還寫進擺脫對火力發電的依賴。日
本的能源政策將發生重大轉變。
日本政府還一併決定了全球暖化對策,寫明實現二○三○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二○一三
年度削減百分之四十六的具體措施。在英國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廿六次締
約方會議(COP26)之前,日本計畫向聯合國提交百分之四十六的減排目標。
能源基本計畫還寫進對已發生十年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反省,關於核能維持
「儘可能降低依賴度」的以往方針。另一方面提出以確保安全為前提「持續活用必要的規
模」,擬重啟各地核電機組。自民黨和經濟界強烈希望的新增設和改建核電站則沒有寫入
基本計畫。
二氧化碳排放量多、國際社會批評高漲的煤炭火力發電將大幅縮小。火力發電二○一九年
度實際發電量占電源構成約百分之七十五,力爭到二○三○年度降至百分之四十一。
日本政府將創設兩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千九百億元)基金,對致力於去碳化的企業提供
支援,從而推動技術革新並加強供應鏈。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