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拜登就職 團隊率先向華施壓 國務卿提名人認同前朝強硬取態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1-21 07:28:24
標題: 拜登就職 團隊率先向華施壓 國務卿提名人認同前朝強硬取態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U7mKEs
https://images2.imgbox.com/7c/99/VZQgAhaq_o.jpg
78歲的拜登(左)周三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樓前宣誓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其妻子吉爾(
右)為他捧着《聖經》。該本《聖經》厚5吋,是拜登家族自1893年起使用之物,拜登自
1973年起7次使用它宣誓成為參議員,並於2009及2013年用於副總統宣誓儀式(路透社)
【明報專訊】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周三(20日)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其就職典禮主題為
「美國團結」,他在講話強調面對前所未見的危機之際,國家需要團結一致,並着眼於美
國人合作克服挑戰的樂觀願景。在拜登正式上任之前,其提名的內閣人選周二在參議院聽
證會率先展示對華強硬態度——獲提名出任國務卿的布林肯表明認同特朗普對華採取更強
硬態度,但不同意其採取的方法;獲提名為財長的耶倫則稱中國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
手」。拜登政府未來對華政策取向備受關注。
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二出席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大多聚焦對華政策。他
認同特朗普對華採取更強硬態度,「我非常不同意他在數個範疇(對華)採取的方法,但
基本原則正確,這實際上有助我們的外交政策」。比起採取關稅和出口禁令抗衡中國競爭
,他稱拜登政府盼將重點放在增強國內實力,並會重新接觸亞太等地盟友以構建更統一陣
線,包括與印度加深合作,繼續加強印太關係,應對中國影響力升溫。
布林肯認同新疆「種族滅絕」 華春瑩籲正確看待中美關係
蓬佩奧周二發聲明,指控中國政府對維吾爾族和新疆其他少數民族實行監禁、酷刑和強迫
絕育等打壓,將其定性為「種族滅絕」;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批評聲明「罔顧事實,無端
攻擊和蓄意抹黑中國政府治疆政策」。布林肯表示認同蓬佩奧觀點,他稱新政府將探討表
達不滿的方式,包括禁止進口由中國強制勞工生產的商品等。
稱港「民主被踐踏」 續助台灣自衛
談到台港議題,布林肯指香港「民主正被踐踏」,又稱「我希望我們能接納一些逃離香港
的人,他們逃離因捍衛民主權利而受到的打壓」,並會認真審視香港的自治情况。他指新
政府會維持對台灣的跨黨派承諾,確保台灣有威懾侵略和捍衛自己的手段,亦盼台灣在國
際上扮演更重要角色,國務院將按《台灣保證法》檢視對台交往準則,製造更大接觸空間
。台灣外交部感謝布林肯公開表達對台灣的強勁支持,稱政府將繼續深化台美伙伴關係。
台駐美代表「待遇升格」獲邀出席
另外,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有獲邀參與拜登就職典禮,民進黨稱這是1979年斷交以來首獲
正式邀請,比照外交使節團的入場安排,而非以往由國會議員提供一般入場券參與。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回應「新疆種族滅絕」說法時指摘蓬佩奧是「末日小丑」,又呼籲
布林肯「正確看待中國和中美關係」。
在周二另一場聽證會,獲提名美國財長的耶倫(Janet Yellen)形容中國是美國「最重要
的戰略競爭對手」,指控北京透過提供非法補貼、以低於市價傾銷產品、竊取知識產權和
對美國出口實施障礙,削弱美國企業,新政府需應對中國「不公且非法的濫權行為」,又
稱要警惕中國「盜竊商業機密」和「非法獲取關鍵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有別主張退
出多邊組織的特朗普政府,耶倫強調與盟友合作非常重要。她又稱支持大規模基建投資,
以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抗衡中國挑戰。
獲提名任防長的奧斯汀(Lloyd Austin)被問到美國主要威脅時,先談到造成逾40萬人死
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續指中國是「未來最重大挑戰」。獲提名為國家情報總監的海恩
斯(Avril Haines)則稱,美國情報機構「應對中國的方式必須進化,以符合我們現時所
見到中國尤其獨斷和具侵略性的現實」。
(法新社、華爾街日報、日經亞洲、路透社)
高官定調對華關係 競爭先於合作
拜登政府上台後會否一如特朗普政府般強硬對華,是外界關注一大焦點。從目前拜登國安
團隊處理亞洲(或稱印太)事務的高官言論看,拜登政府也許不如前任般「鷹派」,但仍
會優先強調與中國競爭,但保持在環保等不涉及利益讓步的議題上合作的可能。
在美國大選前後,布魯金斯學會美歐中心主任賴特(Thomas Wright)在《大西洋》專欄
兩度撰文,揭露拜登內部的中間派策士如何就未來外交政策爭辯,尤其是對華政策問題上
。他將一派稱為「復原派」(restorationist),另一派稱為「改革派」(reformist)
:前者盼大致回歸奧巴馬時代的外交模式,會就對華問題挺身而出,但不希望將其戰略定
義為大國競爭,仍對跟北京就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議題上合作寄予厚望;後者則質
疑奧巴馬時代的一些關鍵傳統信念,他們相信美國外交政策需從根本上改變,以回應特朗
普主義和民族主義民粹浪潮的潛在動力,視中國為「決定性的挑戰」,支持比奧巴馬時代
更具競爭性的對華方式。
對華要員質疑「接觸政策」出錯
賴特未有具體點名哪些人物屬哪一派,但從高官任命以至周二布林肯等人的聽證會表現看
,相信拜登政府在對華問題上「改革派」較多。在新一屆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出任印太事
務協調官的坎貝爾(Kurt Campbell)顯然是其一領軍人物。小布殊年代曾任白宮國安會
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格林直言,這項任命會大幅提升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在亞洲的聲譽。
坎貝爾對中國的態度從他兩篇《外交事務》期刊的舊文章可見。他與最新獲安排出任為國
防部中國事務首席顧問的拉特納(Ely Ratner)2018年發表的文章,反思歷屆政府對華「
接觸政策」的部分關鍵假設有誤,引起外交智囊圈子廣泛迴響。在翌年的另一篇,坎貝爾
則跟如今的直屬上司、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合撰,探討美國
可如何在避免衝突下採取較為競爭性的對華策略,提出最佳方式是「以競爭為首要,附以
合作的提議,同時拒絕將中方協助應對全球挑戰聯繫到美國作出利益讓步的任何談判」。
氣候問題合作契機 閣員取態不一
問題如今落在坎貝爾能發揮多大角色,又或會否被其他要員侵蝕權力。賴特在上月另一篇
專欄點名提到可參與內閣及白宮國安會會議的氣候問題總統特使克里(John Kerry),克
里被指昔日任國務卿時時常忽略白宮指示,埋首自以為最優先的中東和平進程議題,如今
又認為氣候問題在中美關係上凌駕於兩國地緣政治競爭。賴特指拜登團隊內部擔心,克里
會爭搶定調中美關係,變相削弱華府在印太展開戰略競爭的能力。
明報記者
───────────────────────────────────────
拜登首天簽15行政命令 施政4挑戰 上場後焦點:抗疫振經濟抗暖化種族不公
https://is.gd/lFS4fS
【明報專訊】
在拜登宣誓就職前一天,候任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拜登宣誓當日即會簽署15項行政命
令,推翻特朗普任內多項爭議政策,在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方面採取首輪行動,例如讓美
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美國傳媒報道,為兌現競選承諾,拜登上任後將採取一系列行
動,處理新冠疫情、經濟衝擊、氣候變化及種族不公這四大危機。
普薩基(Jen Psaki)周二(19日)向記者表示,拜登上任首天下午將於白宮橢圓形辦公
室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在應對氣候危機上,拜登將啟動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和世界衛
生組織的程序,並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面命令,包括取消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總統
許可證。抗疫方面,拜登將強制聯邦僱員及進入聯邦政府大樓的民眾戴口罩,以及成立全
新白宮辦公室應對疫情。
取消部分伊斯蘭國家入境禁令
針對移民問題,拜登將撤銷特朗普的緊急聲明,該聲明協助資助建立邊境圍牆,拜登並按
此前承諾,簽署行政命令以取消對部分伊斯蘭國家的入境禁令。普薩基強調,第一天的計
劃只是一連串行政行動的開始,「在未來的數天和數周內,我們將宣布更多的行政措施來
應對這些挑戰,並兌現總統當選人向美國人許下的承諾」。
普薩基透露,進一步的行動將包括取消跨性別者的服兵役的禁令,亦會撤銷一項阻止美國
為與墮胎有關的海外計劃提供資金的政策。
供1100萬無證移民入籍途徑
移民問題被視為新冠疫情外拜登政府急需處理的問題。多家傳媒引述消息報道,他上任首
日即會向國會提交立法草案,包括為1100萬名現居於美國的無證移民提供在8年間取得公
民資格的途徑。該方案只適用於今年1月1日前已居於美國的移民,但疫情下部分拉美國家
局勢惡化,加上移民預期邊境執法放寬,國土安全部預料會有更多移民湧到邊境。
立法草案提出為今年1月1日前已居於美國的無證移民,先提供5年的臨時身分,他們通過
背景審查和繳稅等要求後可獲發綠卡,並可於3年後申請公民身分。俗稱「追夢者計劃」
的「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計劃」(DACA)受惠者,以及來自受災國家、獲「臨時保護身分
」的移民則可立即申請綠卡。過渡團隊官員指立法草案有三大支柱,除了提供申請公民身
分的途徑,還包括邊境管理和應對移民問題的根本原因,措施包括向中美國家提供援助、
應用科技協助巡邏邊境等。
共和黨人抨擊「移民問題先於疫情」
過渡團隊官員坦言留意到隨着特朗普任期結束,有更多移民湧到邊境,但強調申請公民身
分的方案不適用於新移民。危地馬拉移民部門指,自上周五估計已有7000至8000名移民從
洪都拉斯進入危地馬拉,準備前往美國。有共和黨人則批拜登的競選承諾促成移民人數預
期大增,如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斥他「將赦免(移民)擺在比疫情或令美國人重返
工作更優先的位置」。
(華盛頓郵報、CNN、霍士新聞)
拜登上台百日五大目標
遏止疫情
拜登承諾上任百日內為1億國民接種新冠疫苗,他上周四亦公布了總值1.9 萬億美元(約
14.8萬億港元)的疫情紓困方案,包括斥資200億美元(約1550億港元)推動全國疫苗接
種計劃、1300億美元(約1萬億港元)協助學校復課。他又表示上任後會推出為期100天的
「戴罩令」,強制民眾在聯邦建築物戴口罩。
振興經濟及稅改
新冠疫情重挫美國經濟,拜登公布的紆困方案向大部分美國人提供每人1400美元(約1.1
萬港元)現金援助、4400億美元(約3.4萬億港元)協助受疫情重挫的中小企和社區,以
及支援地方及州政府運作、提高聯邦最低工資到每小時15美元(約117港元)。拜登亦曾
承諾上任首日將企業稅由特朗普時期的21%提高至28%,盼增加稅收,但不會對年收入少於
40萬美元(約310萬港元)的民眾加稅。
對抗氣候變化
拜登上任首天預計將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新加入應對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他曾
表示,希望在執政百日內主辦全球氣候峰會,游說世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的領導人加入
美國,定下更具雄心的對抗氣候變化承諾。拜登亦曾說,上任後會對新及現有的石油、天
然氣營連實施嚴格的甲烷污染限制,且將來目標是所有新銷售的輕型及中型車輛實現零排
放。
改革移民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強硬反移民政策備受抨擊,尤其美墨邊境零容忍措施被指令非法移民家庭骨
肉分離。拜登表明上任後首天會簽署行政命令設立聯邦專案小組,致力讓分隔在邊境的難
民兒董與父母團聚他亦會向國會提交一項移民法案,為國內1100萬名無證移民提供獲得合
法公民身分的渠道,也會取消針對多個穆斯林國家的入境禁令等。
種族公平
反族穫主義和反警暴示威潮去年席捲全美各地,拜登曾參言種族公平和刑事司法改革是其
政府靈要處理的問題。他表明會建立一個全國警察監督委員會,加強對警察部門監督和問
責。
資料來源:今日美國報、華盛頓郵報
特朗普離任前數小時特赦班農等73人
特朗普周三沒按傳統出席新總統拜登的就職禮,早上8時(本港時間周三晚上9時)左右與
妻子梅拉尼婭離開白宮,乘搭直升機前往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出席對他的簡短歡送
會,然後再乘專機飛往佛羅里達州。他在周二(19日)發表預先錄影的離任告別講話,自
誇任內完成多項工作,而且做得更多,稱準備好交權給新政府,但強調自己開啟的「讓美
國再次偉大」運動「才剛剛開始」。有報道指他正研究成立新政黨。另外,他昨在離任前
幾小時宣布特赦73人,包括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消息報道,指梅拉妮亞留下了「歡迎字條」給新任第一夫
人吉爾(Jill Biden);消息又指特朗普亦有按傳統在白宮楕圓形辦公室留下便條給拜登
。另外,CNN指有出席拜登就職禮的彭斯,周二已事先跟特朗普道別,昨沒有出席在空軍
基地的歡送特朗普儀式。
告別講話祝福新政府 未提拜登
特朗普在周二長達20分鐘的告別講話中列舉任內政績,包括中美貿易戰、打造強勁經濟、
快速研發疫苗以及促成中東和平協議等,「我承擔了最艱難的戰鬥、最困難的選擇,因為
這是你們推選我所要做的事」,又對自己是幾十年來首個沒有發動戰爭的美國總統感到「
特別自豪」。他亦提到本月6日國會山莊騷亂令所有國民感震驚,但未談及自己被指煽動
的角色。
全篇演說中,特朗普隻字未提拜登,但首次公開祝福新政府,「祈願它能夠成功保持美國
安全及繁榮,我們致上最誠摯祝願,也希望他們好運」。
縱使即將卸任,但特朗普強調其政治運動仍會繼續,「我們開啟的這場運動只是剛剛開始
」。《華爾街日報》昨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特朗普近日與幕僚討論組建新政黨,好讓離任
後繼續發揮影響力,並希望新政黨命名為「愛國者黨」(Patriot Party)。
消息指擬建「愛國者黨」東山再起
此外,特朗普於在任最後幾小時宣布特赦73人,包括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
non),並給另外70人減刑,但他沒特赦自己、家人和私人律師朱利亞尼。67歲的班農去
年8月被控挪用興建美墨邊境圍牆的籌款,涉詐騙捐款者逾100萬美元,他否認控罪。其他
獲特赦的包括特朗普前金主布羅伊迪(Elliott Broidy)、底特律前市長基爾帕特里克(
Kwame Kilpatrick)等。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BBC)
報道指彈劾案周內交參院 佩洛西:請留意
特朗普卸任後仍要面對國會彈劾,美國廣播公司(ABC)周二(19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計劃本周後期將特朗普彈劾案提交參議院審理。按《憲法》規定,參
議院收到彈劾案後,會於翌日下午1時展開審訊。
特朗普支持者1月6日攻擊國會後,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通過彈劾特朗普「煽動叛亂」的條
款,之後待交由參議院審理。佩洛西何時提交彈劾案備受關注,若將有關程序延至拜登就
職後實行,即周四或周五,可讓新政府最少有一至兩日時間站穩陣腳。佩洛西發言人拒絕
評論有關時間表,僅稱「請密切留意」。
隨着兩名喬治亞州參議員就職,民主黨周三將重奪參議院控制權,彈劾審訊規則由兩黨領
袖相議制定。
麥康奈爾表態:暴徒受總統挑動
能否通過彈劾案,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取態甚為關鍵,他周二首次公開斥責衝擊國
會者是被「總統(特朗普)及其他有力人士煽挑動」,稱他們聽信了謊言,「嘗試利用恐
懼和暴力」阻止國會認拜登勝選的結果。《紐約時報》報道,麥康奈爾私下認為特朗普犯
下可被彈劾的控罪,但未表態是否會投票支持彈劾案。若特朗普被定罪,參議院可以作後
續表決,禁止他再競逐公職,令他無法在下屆大選重出江湖。
(紐約時報、ABC)
總統子女未同住 白宮再迎「第一寵物」
拜登與妻子周三遷入白宮,是逾20年來首次沒有總統的子女隨同入住,但「第一寵物」將
再次出現。
拜登兩段婚姻育有兩子、兩女和7個孫兒女,但長女夭折,長子英年早逝,餘下子女已婚
,所以他只會與69歲妻子吉爾(Jill Biden)搬進白宮,並帶同2008年收養的「錢普」(
Champ)、2018年領養的「梅杰」(Major)兩隻雄性德國牧羊犬和一隻貓遷入。
「第一寵物」包括兩犬一貓
拜登第一段婚姻育有兩子一女,但妻子內莉亞(Neilia)、女兒內奧米(Naomi)在1972
年車禍中死亡。
拜登1977年與吉爾結婚,1981年誕下女兒阿什莉(Ashley)。與首任妻子所生的長子博(
Beau)原為政壇新星,惟於2015年腦癌病逝,年僅46歲,遺下一子一女。阿什莉身兼社工
、時裝設計等職業,並於2012年嫁予一名醫生。
拜登的50歲次子亨特(Hunter)則屢傳醜聞,包括酗酒、濫藥、稅務問題,以及與中國、
烏克蘭的可疑生意往來等。
拜登長孫女、亨特的27歲女兒內奧米,去年5月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在賓夕法尼
亞大學求學時,是特朗普二女蒂法尼(Tiffany)同班同學。
(法新社、CNN、商業內幕)
───────────────────────────────────────
重建自由民主體制 首步重振中產 拜登政綱聚焦中產利益 思路貫穿內政外交
https://is.gd/vdUKge
【明報專訊】
本月初的國會山莊騷亂,令美國引人為傲的自由民主體制(liberal democracy)蒙上污
點,也令拜登政府未來面臨更棘手的重建工作。拜登團隊一直以來的政綱焦點落在如何重
建美國的中產階級,這思路不止是內政,還準備貫穿於外交,這點從其人事任命可見一斑
。但問題是在美國民主體制面對的已不只是經濟問題,更多涉及身分認同等價值觀的爭議
,拜登政府顯然不可能只靠重振美國中產階級即可重建自由民主體制,但也許會是重要的
第一步。
「中產喬」誓「重建國家脊樑」
從政生涯不時以「中產喬」(Middle Class Joe,Joe是拜登名字Joseph的別稱)自居的
拜登,在當選後的演說直言上台後要「重建國家脊樑——即中產階級」。拜登在競選政綱
也有專門部分介紹如何「投資於中產階級的競爭力」,包括10年內投資1.3萬億美元(約
10萬億港元)於國內基建,同時在國內創造和維持有質素的中產職位,以及採取更聰明的
貿易政策,支援國內製造業的小企業。
從拜登的言論和人事任命可見,強調中產階級利益是內政與外交政策交織的議題。早在去
年3/4月號《外交事務》發表的文章,拜登已強調重建國內民主和以中產階級服務的外交
政策。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近期跟多位拜登高級
幕僚對談後撰文,提到拜登及其內部圈子富於外交政策經驗,但美國最迫切面對的問題卻
屬內政,然而拜登團隊確將內政放在未來施政重心,其一例子便是新上任的白宮國家安全
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見另稿)。他指蘇利文一度更希望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
主席,以親自執行他有份為拜登撰寫、名為「重建更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的
國內復蘇策略。
《日經亞洲》上月文章也點出拜登人事任命如何體現對中產階級的重視,拜登罕有延攬長
年主攻外交政策的前國安顧問蘇珊賴斯出掌白宮國內政策委員會,藉此作為國安和經濟團
隊的聯繫。獲提名出任美國貿易代表的戴琪也是這策略的一環,拜登明言貿易是其中產階
級導向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
中產職位流失 恐招另一民粹革命
自從特朗普2016年以爆冷攻下鐵鏽帶州份的方式贏下大選,美國輿論開始更關注傳統工業
區式微造成的職位流失,如何成為民粹浪潮的動力。美國公關龍頭企業愛德曼的行政總裁
理查愛德曼(Richard Edelman)去年在《紐約時報》網上商貿論壇直言,許多傳統中產
職位流失是一大問題,故需要設立項目給予工人更必要的技能,「如果我們無法正確處理
再培訓(工人)的事宜,我們將會面臨另一場民粹革命」。
然而,重振中產階級不代表足以自動修補美國自由民主體制的傷口。布魯金斯學會經濟研
究高級研究員索希爾(Isabel Sawhill)在國會山莊騷亂後投書《外交事務》網站,探討
拜登可如何重建分裂和缺乏信任的美國,直言除非美國人及其領袖能回答美國為何如此分
裂,否則自由民主體制始終要面對威脅,美國軟實力也會減弱。
投票動力反映身分認同危機
索希爾認為,許多美國人如今的投票動力更多來自文化價值觀,而非經濟上的自我利益或
政策偏好,涉及美國的身分認同危機。她以前曾著書探討如何回應經濟的分裂,呼籲增加
投資建立就業技能和職位、提高工資和福利等,但承認她如今知道要做得更多,例如美國
需要採取更明確的工業政策,輔以地方本位的策略,以重振小城鎮和鄉郊社群。她又指出
,研究顯示特朗普在社區關係網絡較薄弱的地方,選戰表現較佳,故她建議要以政策促進
美國民眾的群際(intergroup)聯繫,培育跨政治和社會族群的理解。
明報記者
新國安顧問蘇利文:汲前朝教訓
拜登政府旨在重振美國中產階級的大計背後,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可說是靈魂人物。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自2018年起每年發表一份「
為中產階級服務的外交政策」報告,每年聚焦不同州份,其共通點是都有蘇利文參與,反
映這名拜登核心幕僚聚焦圍繞中產階級的「新戰略」其實是籌備已久。蘇利文早前接受美
國傳媒訪問時,雖未直接回應新策略是否旨在應對特朗普帶來的挑戰,但承認奧巴馬時代
的外交國安政策對美國中產階級重視不足,須從中汲取教訓。
卡內基去年在大選前發表的新一期報告指出,不論是冷戰後的自由國際主義、特朗普的「
美國優先」,或是進步派對氣候變遷和潛在刪減美國軍費手法的主張,當前的外交政策方
針都未能取得美國人的廣泛支持,故美國政界應就守護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致力建立新
的政治共識。這種將國內和外交政策界線模糊的主張,已成為拜登及蘇利文的核心論述。
蘇利文上月29日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時提到外交政策方針,表示美國
到了「外交政策是國內政策,國內政策是外交政策」的地步,說:「我們在國外所做的工
作,從根本上需要與讓勞動人口的生活變得更好、更安全、更公平連繫起來。」
曾助希拉里選總統 見證鐵鏽帶失票
43歲的蘇利文出身明尼蘇達州,獲該州民主黨參議員克洛布徹提攜進入政界,後獲希拉里
賞識帶進國務院,出任角色重要的政策規劃主任一職,到希拉里卸任國務卿後轉任副總統
國家安全顧問,跟拜登建立淵源。到希拉里2016年角逐美國總統,蘇利文成為其競選高級
政策顧問,卻見證希拉里如何意外丟失中產職位流失的鐵鏽帶州份,結果不敵以民族主義
和孤立主義為政治綱領的特朗普。
此後,蘇利文開始不斷強調必須將美國的中產階級放在外交政策辯論和決策的核心。在蘇
利文眼中,奧巴馬政府在把外交議題與國內事務連繫方面做得不足,特別是經濟政策方面
。當NPR記者問及對美國中產階級缺乏關注是否給特朗普的民族主義敞開大門時,蘇利文
強調特朗普的出現是多種因素複合而成,但他認為「我們沒有在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議題
上對中產階級提升關注度,即意味我們沒有做足本分為美國人提供服務,我們可以從中學
習,然後在未來做得更好」。
倡美偕民主國家 共推議程對華施壓
談到將戰略構想轉化成具體外交政策,蘇利文則提到對華政策和特朗普政府處理中美貿易
戰的手法,舉例說美國在貿易戰未團結其他民主國家或其他市場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總量
的五至六成),他認為如能結成同一陣線推出共同議程,向中方表明不接受補貼、知識產
權盜竊等,美國方有能力迫使北京改變行為,又或增加中國違規的代價。
(NPR)
拜登欲辦「民主峰會」 專家促美自省
拜登在去年《外交事務》的署名文章,提出要在任內首年舉行「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但惹來不少質疑。這點在國會山莊騷亂後更顯諷刺,曾任美國國務院
政策規劃主任高級顧問(2009-2011)的詹特森(Bruce Jentleson)去年12月與另一學者
撰文,直指拜登需要舉行「民主峰會」不應是國際版本,而是國內版本,以重振美國民主
體制。
現任杜克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的詹特森與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古德古爾(
James Goldgeier)去年12月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批評拜登團隊提出的「民主峰會
」並非良方,質疑「這項政策將意識形態跟利益混淆,有成本高於得益之虞」。二人直言
,美國要搞民主峰會,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誰有資格獲邀請,畢竟許多美國盟友未必符合
甚至根本不符合民主自由的標準,邀請這些國家會變相鼓勵其領袖維持虛有其表的「民主
」體制,不邀請它們又會被其領袖藉機渲染排外民族主義的論調。
召領袖州長市長 對美民主重新承諾
二人認為,美國更應專注既有的一撮民主盟友和伙伴,重振推動民主和人權的工具,「在
民主範疇,美國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國內重建規範和體制」。他們不諱言意識形態和利益
不一定總是站在同一陣線,這點從美國在二戰要跟共產主義的蘇聯合作即可見一斑,在許
多議題上,「意識形態重要,但利益更為重要」。
到國會山莊騷亂後,二人再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直言事件進一步鞏固他們的論述,
直指拜登需要舉行「民主峰會」不應是國際版本,而是國內版本,即召集跨黨派國會領袖
、州長和市長等,對美國民主作出全新承諾。
二人建議跨黨派政壇領袖應推動改革措施,例如落實改革投票制度的「劉易斯(取名於已
故黑人民權領袖兼民主黨眾議員劉易斯)投票權利改進法案」、增加警察問責程度、保護
新聞自由和打擊假消息。他們強調,這形式的國內民主峰會不應只是華府政界的小圈子活
動,而是多面向的解決問題努力嘗試,如實反映美國的聯邦制度,邀請州和地方單位,兼
顧城市和鄉郊的代表,並把公民社會帶入。
二人提醒,即使民主黨全面掌握白宮和參眾兩院,拜登的外交政策議題仍很可能要視乎其
政府是否有能力「向美國盟友等展示其國際主義主張得到所需的本土支持」。畢竟,民主
黨在參眾兩院優勢有限,共和黨人仍可使用拉布策略。
學者:國會騷亂 損美聲譽危中有機
本月初國會山莊騷亂後,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官方輿論隨即對美國的民主體制大加
諷刺,新任總統拜登的政治盟友、民主黨特拉華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更投書《
紐約時報》,警告美國民主的混亂狀况「墮入全球專制領袖的劇本」,但有專門研究中國
政治傳訊和媒體的學者質疑這種論調。
不代表增加專制國家聲譽
喬治亞州立大學全球傳播助理教授雷普尼科娃(Maria Repnikova)上周五(15日)投書
《紐時》,直言早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前,圍繞美國自我標榜為民主燈塔的爭議已存在多年
,特朗普當政只授人以更多話柄而已。她承認美國近期表面上「加速自我毁滅」,或會增
加中、俄在國際舞台更自信行事的膽量,但美國聲譽受損實際上不會增加專制國家的聲譽
,「兩者之間無直接聯繫」。
她強調,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即使中國應對危機表現勝過許多主要國家,但
其全球地位已受損。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秋天公布14個工業國的民調顯示,大多數國家的四
分之三或以上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比例遠高於一年前。皮尤去夏另一民調也反
映大部分受訪者對俄羅斯抱持負面看法。
雷普尼科娃相信,中俄傳媒對華府當前危機的報道,旨在各自激發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而
且某程度上取得成功,但中俄民眾對美國政治動盪的看法,最終或更取決於美國如何回應
危機。她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本月7日微博帖文為例,胡錫進宣稱美國民主制度
內部崩潰,卻有網民反駁指事件說明美國民主制度糾錯能力強和頂住考驗,還諷刺指特朗
普在中國的制度下即可賴着不走。她最後總結稱,國會山莊騷亂及其政治後果,與其說是
給專制領袖的禮物,不如說是美國重建自身和其全球形象的機會。
(紐約時報)
───────────────────────────────────────
拜登宣誓就任總統 各國有何期待?
https://p.dw.com/p/3oBTv
作者:安靜、石濤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意味著川普時代的結束,而後者成為百多年來首位拒
絕出席繼任者就任典禮的總統。拜登上任的第一天就任務滿滿。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對拜登
的就職也紛紛做出回應。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華盛頓時間11月20日,民主黨人拜登和哈裡斯分別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正副總統。哈
裡斯也由此成為第一名亞非裔以及女性副總統。
因為疫情關係,拜登和哈裡斯的就任儀式沒有公眾參與。另外,由於11月6日爆發川普支
持者衝擊美國國會的事件,國民警衛隊在首都華盛頓部署25000兵力,以確保儀式順利進
行。
前任總統川普當天早間離開白宮,並在一處空軍基地發表離任演說。他之前便已經宣佈不
僅會出席拜登的就任儀式,也因此成為美國1869年以來首位不出席繼任總統就職典禮的現
任總統。不過,川普還是遵循了一項傳統。其發言人稱,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裡給拜登留
了一封信。
儘管川普的執政風格和政策路線在國內外引發巨大爭議,但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他似乎
依然獲得相當比例的美國選民支持。但應對新冠疫情不利對他的連任之路造成巨大打擊。
而拜登的民調支持率則穩步上升。直到去年11月3日舉行的大選中,拜登經歷漫長的選舉
爭議和點票過程之後獲得306張選舉人票,當選總統。
除了川普之外,其副手彭斯以及目前健在的歷任前總統——歐巴馬、小布希、克林頓均按
慣例出席拜登的就任典禮,唯一例外是目前健康狀況不佳的前總統卡特。
新總統的任務
拜登上任的第一天就將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和行動,以逆轉川普時期的一些政策。他的政
府希望立即在移民、環境、抗擊新冠疫情和經濟方面制定新的政策路線。
拜登即將簽署的行政命令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推翻川普針
對一些穆斯林國家民眾的入境禁令、停止修建美墨邊境牆等。其他計劃還包括延長美國學
生貸款的免息和暫停償還時間、停止驅逐和取消抵押品贖回權以及實施口罩強制措施。此
外,拜登計劃推出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同時加快疫苗的進程。總統顧問在一份聲
明中表示,拜登尋求「採取行動,不僅要扭轉川普政府最嚴重的損害,而且要開始推動我
們國家向前發展」。
英國:期待加強合作
英國首相約翰遜1月20日當天在議會表示:「正如我在他(拜登)當選總統時與他通話時
所說的那樣,我期待著與他和他的新政府合作,加強我們兩國之間的夥伴關係,並致力於
我們共同的優先事項,其中包括:應對氣候變化、更好地從疫情中復蘇以及加強我們的跨
大西洋安全合作等。」
約翰遜從未與拜登謀面,還被外界戲稱為「英國川普」。路透社就此指出,一些評論家暗
示,他要想增進英美兩國之間的特別關係,還得加把勁才行。此前一天,約翰遜已發表聲
明宣佈:「在抗擊新冠、以疫情為契機建設更美好未來之際,我熱烈祝賀喬‧拜登就任第
46任美國總統。」
俄羅斯:兩國關係取決於拜登政府
自從美國指責俄羅為支持川普勝選而干預2016年大選以來,莫斯科和華盛頓就一直爭執不
休。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1日表示:「正如俄羅斯
數百年以來所做的那樣,我們會繼續尋求與美國發展良好關係。」他補充道:華盛頓是否
會努力實現同樣的目標「將取決於拜登先生和他的團隊。」佩斯科夫還指出,克裡姆林宮
特別希望拜登能與俄羅斯一樣致力於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若不
延長,這份限制核武器的條約將在下個月失效。
去年大選年期間,美國情報局評估認為,俄羅斯實施行動干預2020年美國大選,試圖「詆
毀」拜登及其支持者中被視為是反俄的「建制派」。美國國家反間諜與安全中心主任伊萬
尼納(William Evanina)當時表示,在拜登擔任美國副總統期間,俄羅斯對他在烏克蘭
政策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支持俄國內反對派的行為提出批評,這種批評態度由此延續。
德國:民主的好日子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稱拜登就職當天是「民主的好日子」。這位德國國家元首表示:「拜
登今天將就任總統並入主白宮,我感到如釋重負。我知道德國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施泰因邁爾還表示,在川普任期內,美國的機構在面對「巨大的考驗」和「敵意」時已經
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拜登的傳記作者歐逸文(Evan Osnos)預計,拜登上任不久後將很快訪問德國。他甚至寫
道:「拜登上任後,首個出訪的國家可能就是德國。」川普執政期間,美德關係降溫,這
名離任總統也從未到訪過德國首都。相反,拜登在擔任副總統的時候已訪問過柏林,對他
而言,歐洲並不是美國的對手。
歐盟:拜登是歐洲在白宮的朋友
歐洲理事會主席馮德萊恩對拜登的就職典禮表示歡迎,稱歐洲現在在華盛頓有了一位朋友
。她指出:「在美國國會大廈台階上舉行的這一歷史悠久的典禮將展示美國民主的韌性」
,馮德萊恩補充道:「這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證明經過四年的漫長歲月,歐洲在白宮重新
有了一個朋友。」
伊朗:主動權在美國手中
伊朗總統魯哈尼對拜登的就職典禮也表示歡迎,他敦促美國新政府回歸2015年的核協議,
並解除對伊朗的削弱性制裁。魯哈尼在電視內閣會議上表示:「現在主動權在美國手中。
如果華盛頓重返2015年的伊朗核協議,我們也將充分尊重我們在該協議中許下的承諾。」
伊朗一直指責川普對伊朗採取 「最大限度施壓」的政策。對其離任,魯哈尼認為可喜可
賀,他評價指出:「一個暴君的時代結束了,今天是他不祥統治的最後一天。」這名伊朗
總統補充道:「除了不公和腐敗以及給自己的人民和世界帶來問題之外,他在整個四年執
政期間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墨西哥:請給我們合法身份
作為美國的鄰國,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敦促當選總統拜登給予目前在美國工作
的墨西哥人合法身份。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我們一直
提議,應該讓我們在美國工作多年、為這個偉大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同胞的身份正規化
。」他還祝福即將上任的美國領導人和平就職。
這一祝福的背景是1月6日發生的川普支持者襲擊國會的事件。拜登的就職典禮將在新冠疫
情和暴力示威的雙重陰影之下進行。為了防止發生暴力事件,華盛頓特區正嚴陣以待,有
關當局出動了兩萬五千名國民警衛隊為就職典禮擔當警戒。
另外,由於疫情形勢嚴峻,就職儀式規模預計將大幅縮小。在拜登發表就職演說後,也不
會舉辦傳統的慶祝巡遊,而是改為「線上遊行」。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