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稀土,中國的貿易戰反擊「王牌」?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19-05-26 15:07:37
標題: 稀土,中國的貿易戰反擊「王牌」?
新聞來源: https://is.gd/ntolbr
上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參觀了一座空間高大的稀土磁鐵製造廠,稀土對全球製
造業必不可少,而他的國家主宰著稀土產業。他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副總理劉鶴站在近
旁。
習近平沒有威脅切斷對美國的稀土供應。他沒必要這樣做。在川普總統加強與北京方面的
貿易戰之際,這種隱晦的威脅本週通過官方新聞媒體播出,其義自現。
川普上調關稅、剝奪中國企業賴以生存的技術,中國對稀土市場的主導可給北京以還擊之
道。九年前,中國曾因領土爭端對日本採取過類似舉動,導致稀土價格飆升,全世界的製
造商為之震驚,顯露出中國對全球供應鏈一個關鍵部分的控制能力。
但這一次,對稀土進行任何封鎖的影響,可能遠不那麼明確。它可能有損中國作為全球製
造中心的名聲。其他貿易夥伴可能遭受附帶傷害,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此外頗為不巧的是
,中國自身的需求已使其多少依賴於美國的礦石。
雖然中國決心抵制美國的壓力,但限制稀土「將影響到很多其他國家」,上海的經濟學家
劉勝軍說。「全球供應鏈太過複雜。」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是否會動用稀土這一武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三曾建議記者不要對習
近平週一考察江西省某磁鐵廠之舉做過多解讀。幾小時後,中國共產黨所有的小報《環球
時報》主編胡錫進表示,中央領導人正在考慮這個想法。
「我認為中國政府不會立即這麼做,」胡錫進在推特上寫道,「但它正在認真評估這麼做
的必要性。」
稀土其實並不稀少。但從礦石中提取稀土金屬卻既昂貴又污染環境。
中國是極少數願意容忍這一行業的國家之一。雖然美國、澳洲及別處都在開採稀土礦,但
中國卻主導著將其提取、轉化為珍貴礦物質、磁粉及其他高價值產品的生產活動。
這些礦物最終出現在從iPhone到風力渦輪機、導彈等各種產品裡。它們被用於拋光照相機
鏡頭,以及將原油提煉為汽油、柴油和噴氣燃料。
美國對含稀土產品的需求十分龐大。然而,儘管美國仍進口大量煉油廠使用的廉價稀土催
化劑,但它對工廠使用的稀土金屬原料的需求幾乎已經消失。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
美國採購的稀土金屬僅佔中國出口量的3.8%,低於日本,也低於印度、義大利和西班牙。
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太多製造業務已轉移出美國。近十年前,北京當局開始給電機磁
鐵和發光二極管等產品製造商大力施壓,如果它們想通過可靠管道獲得稀土金屬供應,就
要把工廠搬到中國。其餘的汽車製造和航空製造等美國產業如今從中國進口整套系統,如
汽車啟動器、飛機襟翼。
北京當局仍可阻止向美國出口中國造電機、磁鐵及其他設備。行業專家也指出,習近平考
察的是磁鐵場,不是礦場。
「其中的信號是,這是條供應鏈,我們控制你的供應鏈,」伊利諾州埃文斯頓稀土諮詢公
司「船錨之家」(Anchor House)總裁克林特‧考克斯(Clint Cox)說。
北京的困境在於,是否要中斷關鍵零部件對西方的出口,進而危及它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
心地位。川普政府的貿易鷹派一直在私下裡表示,這正是他們希望中國做的事。在他們看
來,這樣的中斷是說服全球企業將製造業務永久遷出中國,轉移到美國或美國盟友那裡的
最佳方式,即貿易圈稱之為與中國「脫鉤」的長期目標。
中國的出口禁令還會有其他弊端。例如,美國煉油廠依賴17種稀土元素中最便宜、最容易
生產的鑭作為提煉原油的催化劑。但和中國一樣,鑭在澳洲和美國也有大量開採。
珀斯西澳洲礦業學院(Western Australian School of Mines)專攻稀土的教授達德利‧金
斯諾斯(Dudley Kingsnorth)說,美國石油公司儲存了幾個月的催化劑。如果有必要,美
國可以從其他地方的煉油廠進口更多汽油、柴油,儘管成本更高。
由於迂迴的全球供應鏈,要想真正阻止美國獲得稀土產品,可能意味著要切斷世界其他大
部分地區的供應。韓國和泰國的工廠生產大量的鑭基催化劑。三家日本公司主導著把稀土
變成磁鐵的業務。這三家公司——日立(Hitachi)、TDK和信越集團(Shin-Etsu Group)—
—已在中國建立了大型磁鐵工廠,但是為防萬一,它們在日本也一直保留著工廠。
此外還有一個奇怪的、不太引人注意的逆轉,中國實際上已經有些依賴美國稀土礦。中國
的製造業已經非常龐大,因此現在開始從加州沙漠靠近內華達州邊界的門廷帕斯礦進口稀
土半成品。
該礦在2015年因無法同中國的非法稀土礦競爭而破產,後者幾乎沒有環境控制,成本也很
低。
但門廷帕斯的新東家已將其部分庫存和當前所有礦石生產運往中國進行加工。近幾個月來
,該礦約佔全球稀土開採量的十分之一。
以芝加哥對沖基金JHL資本集團為首的一群投資者在2017年7月買下了這家破產的礦產。
JHL資本持有該礦近65%的股份,另一家美國投資集團、紐約的QVT金融持有略高於25%的股
份。
JHL創始人兼控股股東詹姆斯‧H‧利廷斯基(James H. Litinsky)表示,中國的盛和資源
股份控股公司擁有剩餘股份,但這些股份沒有投票權。他說,盛和提供技術和銷售建議,
但該礦的200名員工是美國人。
盛和的大股東是中國國土資源部控股的一家機構。盛和已公開證實其在該礦的股份。
開採稀土只是計畫的一部分。利廷斯基說,他計畫明年重啟門廷帕斯被封存的化學分離設
施,生產稀土氧化物,這樣,半成品礦石就不必再運往中國了。該計畫部分基於他的評估
,即貿易摩擦將持續存在,美國將尋求自給自足。
「這是全球經濟數十年轉型的開端,」他表示。「全球經濟將分化為美國集團和中國集團
。」
在稀土問題上,美國集團將很難迎頭趕上,儘管門廷帕斯重新開放。中國在製造過程的一
個關鍵階段——將氧化物轉化為金屬——完全佔據主導地位,而且存在大量低成本過剩產
能,因此其它國家的企業不敢投資自己的工廠。
「我們落後很多,」船錨之家的考克斯說。「我們什麼進展也沒有。」
作者: iChina (愛republic of 中國)   2019-05-27 12:01:00
說了一大堆,最後兩段最直接。意即:美國很難對稀土有反抗能力,偏偏板上有日本人說美國一年內能建立稀土生態XDD
作者: cangming (蒼冥)   2019-05-27 13:13:00
看來有人閱讀能力有問題呢內文內文明明寫著中國產能過剩導致的 換言之只要中國管制出口 就呵呵了中國可以試試啊XDD而且文內寫明年就要回覆運作了 我相信明年是一年 這麼簡單的事 你應該會算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