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川普現象」說明法西斯主義來到了美國?
新聞來源: http://goo.gl/d0HpY7
華盛頓——這種類比最起碼頗具煽動性。威廉·F·維爾德(William F. Weld)把唐納德·
川普(Donald Trump)的移民計劃比作1938年的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在那個恐怖的
夜裡,殘暴的納粹黨人搗毀了猶太人的住宅和店舖,還殺死了不少猶太人。
但這如果是一個帶有煽動性的類比,那它也不是唯一一個。川普的競選活動已經引發了與
其吸引力本質有關的熱烈討論,並招來了左右兩翼批評人士關於法西斯主義有可能在美國
興起的警告。言辭更為尖銳的對手已經把川普和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以及貝尼
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聯繫了起來。
川普的支持者認為,上述類比是極不公正的污衊,是旨在抹黑保守派,嚇跑選民的手段。
這些支持者稱,對於因為川普的崛起而根基遭到動搖的兩黨權勢集團來說,更容易的做法
是讓他得到的支持失去合法性,而不是承認,人們普遍對兩黨難以應付這個國家所面對的
種種挑戰感到憤怒。
但在相關討論展開之際,關於全球範圍內正出現法西斯主義復興的質疑逐漸浮出水面。廣
義而言,法西斯主義是指主張擁有絕對權力,極力宣揚帶有侵略性的民族主義,乃至種族
主義的政體。在俄羅斯和土耳其,弗拉基米爾·普丁 (Vladimir Putin)和雷傑普·塔伊
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之類的領導人實施的是強人政治。在奧地利,一個
民族主義候選人差一點成為二戰以來歐洲首個由選舉產生的具有極右派背景的國家領導人
;他距離勝利幾乎只有0.3個百分點。
在匈牙利,一個威權政府已經加強了對媒體的管制,並豎起了把移民拒於國門之外的鐵絲
網圍欄。有人擔心波蘭也會這麼做。在法國、德國、希臘等地,傳統政黨除了要面對經濟
危機和移民潮,還要面對來自民族主義運動的挑戰。在以色列,一位前總理和一位高級將
領做出的帶有法西斯色彩的比喻,已經讓關於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長期討論再度變得激烈
起來。
「2008年的經濟崩盤顯示出全球化既能製造贏家也能製造輸家,」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馬克·萊昂納德(Mark Leonard)說。「
在許多國家裡,中產階層的工資水平停滯不前,政治已經變成對日益縮小的蛋糕的爭奪。
民粹主義者已經讓左派和右派之爭變成了國際化精英和憤怒的本土主義者之間的鬥爭。」
這種混亂可能不會導致1930年代的歐洲往事重新上演,但它已激起關於全球政治趨勢的討
論。人們有時會竭力把當前的各種運動套入某些可以被理解的概念——譬如有人會管中東
的恐怖組織叫「伊斯蘭派法西斯主義者」(Islamofascists)——但學者們卻給出了一個包
括右派民族主義、「非自由之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民粹式獨裁在內的圖譜。
「在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家都受到經濟停滯和移民湧入的影響,」法西斯主義研究領域知
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名譽教授羅伯特·帕克斯頓(Robert
Paxton)說。「這真是禍不單行,民主國家的政府現在有大麻煩了。」
美國人習慣了這種說法,即其他國家可能很容易受到前述思潮的影響。不過,雖然在1930
年代通過廣播煽動人心的查爾斯·科林神父(Father Charles Coughlin)擁有大批擁躉,
但還沒有哪個主流政黨提名過川普這樣的總統候選人。
「這可能會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時刻,將來回頭看時,我們肯定想要弄清,我們為什麼會在
本可以阻止它到來的時候卻掉以輕心,」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奉行鷹
派國際主義的學者羅伯特·卡根(Robert Kagan)說。
上述警告是卡根在《法西斯主義就這樣來到美國》(This Is How Fascism Comes to
America)一文中發出的。他在《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上發表的這篇觀點文章
獲得了廣泛關注。「我已經收到了來自保守派共和黨人的大量正面反饋,」他說。「很多
人都同意這一點。」
川普為批評人士提供了充足的彈藥。他曾遲遲不對白人至上主義者大衛·杜克(David
Duke)加以譴責,還曾以贊同的語氣談及毆打示威者之舉。他對普丁讚賞有加,願與後者
成為朋友。他不願指責以反猶太言論攻擊新聞記者的支持者。有一次,川普還在推特上轉
發了墨索里尼的一句名言:「寧當獅子活一天,也不願百年為羊。」
在NBC的《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節目上,當被查克·托德(Chuck Todd)問及此
事時,川普顯得並不在意這句話的來源。「我知道是誰說的,」他說。「但不論是墨索里
尼還是其他什麼人說的,有什麼區別呢?」
「你想要和一個法西斯主義者聯繫在一起嗎?」托德問。
「不,我想要和有趣的名言聯繫在一起。」他還說:「嘿,而且它顯然得到了你的關注,
不是嗎?」
川普的盟友駁斥說,所有這些批評都帶有政治動機,從歷史角度看是站不住腳的。共和黨
的眾議院前議長紐特·金裡奇(Newt Gingrich)接受採訪時說,那些「極度無知的」類比
讓他「火冒三丈」。金裡奇已經表示,會考慮當川普的競選搭檔。
「川普手裡沒有法西斯主義者那樣的政治架構,」擁有歐洲現代史博士學位、曾在大學裡
當過教授的金裡奇說。「他不具有他們那種意識形態。他手下也沒有納粹黨衝鋒隊那樣的
組織。所有這一切都是胡扯。」
除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我們很難說明法西斯主義是什麼。「二戰」以來,只有一些邊緣
人物曾公開自稱信仰法西斯主義。在現代政治話語中,它只是一個評價某人的修飾語。而
且就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上台前,其政治哲學也頗為靈活;墨索里尼起初是左派。
法西斯主義研究者帕克斯頓說,自己在川普身上既能看與法西斯主義者的相似之處,也能
看到不同點。川普所傳達的關於美國日漸衰落的信息,以及他那些針對移民和外來者的帶
有你死我活意味的主張,會讓人聯想起1930年代的歐洲,帕克斯頓說。另一方面,他說,
川普並沒有創建身穿制服的暴力青年團體。此外,法西斯主義者認為國家必須具有強大的
控制力,而非青睞讓政府靠邊站的個人主義和放鬆管制之舉。
這一術語之爭可能忽略了川普及其歐洲同道賴以崛起的局勢是多麼嚴峻。紐約的這位房地
產開發商利用了存在於這個國家中的深深的不滿——當華爾街銀行獲得救助,新移民得到
工作,恐怖分子對無辜者造成威脅,中國經濟以美國為墊腳石日益崛起的時候,許多人都
覺得自己被拋到了一邊。
「我認為,在發達國家和半發達國家,一種新的政治學似乎正浮出水面,對它的最恰當歸
類或許是右翼民粹性民族主義,」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名譽教授斯坦利·佩恩(Stanley Payne)說。「我們正目睹」與20世
紀的政治現象截然不同的「一種新現象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