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81311i ()》之銘言:
: 真剛好
: 前陣子我在歷史群組問了一個問題
: 那就是為什麼蔣介石要當中國戰區的總司令?
: 二戰盟軍有下列這些戰區
: 太平洋戰區:尼米茲(美國海軍)負責絕大部分太平洋的海戰以及中、北太平洋的陸戰
: 例如塞班島、帛琉、硫磺島、沖繩等陸上戰役實際上屬於尼米茲的管轄
: 西南太平洋戰區:麥克阿瑟 負責西南太平洋的各個群島
: 範圍包含瓜島、新幾內亞以及澳洲還有菲律賓
: 大家都知道二戰後期有美軍登陸菲律賓還是登陸台灣之爭
: 這其實還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問題
: 因為台灣屬於尼米茲的太平洋戰區
: 如果美軍主力決定登陸台灣
: 那麼美國海軍就會分配到較多的資源
: 所以美國陸軍的麥克阿瑟當然要用盡各種辦法替自己的軍種爭取資源選擇打菲律賓
: 之後美軍攻下菲律賓跟沖繩之後準備要登陸日本本土
: 最終是陸軍爭贏了
: 美國決定由麥克阿瑟擔任登陸日本的總指揮
: 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 這兩個太平洋戰區的西邊又有兩個戰區
: 一個就是中國戰區由蔣介石擔任司令
: 這點我是覺得很奇怪的
: 下面再說奇怪在哪
: 另一個是東南亞戰區
: 因為涉及多個國家的殖民地
: 又處於各大戰區的邊陲
: 於是統整在一個戰區來統一協調
: (不過菲律賓之後還是被轉移到西南太平洋戰區)
: 由邱吉爾從英國皇室裡挑選一位他看的順眼的海軍上校擔任戰區司令
: 這人就是蒙巴頓
: 他是日後會成為伊莉莎白二世的夫婿的菲利浦親王的義父
: 但是在當時他的地位非常低
: 蔣介石跟他並列為戰區司令我覺得是非常糗的一件事
: 然後地中海戰區司令先是艾森豪
: 之後艾森豪轉調由英國元帥亞歷山大接任
: 艾森豪則擔任負責要登陸諾曼第的歐洲戰區司令
: 也就是說從英美元首的角度看
: 麥克阿瑟、尼米茲、蒙巴頓、亞歷山大、艾森豪、蔣介石
: 這六個人是平級的
: 因為他們都是某個戰區的司令
: 所以我想到我小時候的歷史課本
: 寫到二戰都有一段蔣介石成中國戰區司令
: 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四強的敘述
: 現在回過頭去看覺得實在不對
: 英美"邀請"蔣介石擔任中國戰區的司令根本是在貶低他阿
: 表示在羅斯福、邱吉爾眼中
: 你蔣介石只配跟我們手下的那些將領平級而已
: 這根本是很丟臉的事情
: 國民黨竟然把這件事寫進歷史課本裡沾沾自喜
: 然後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 咦~二戰最大的陸上戰場
: 最血腥死最多人的一條戰線
: 也就是蘇德戰場
: 為什麼盟軍沒有成立"蘇聯戰區"阿?
: 羅斯福、邱吉爾為何不"邀請"史達林擔任蘇聯戰區的總司令???
: 然後派一個美國將領擔任史達林的參謀長???
: 中蘇之間的地位差異大家自己品嘗
: 講一下開羅會議
: 二戰英美元首級會議有邀請美英以外國家元首參與的有
: 1943年11月23日-11月26日 開羅會議 邱羅+蔣介石
: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 德黑蘭會議 邱羅+史達林
: 1943年12月4日-12月6日 第二次開羅會議 邱羅+土耳其總統
: 1944年5月1日-5月16日 大英國協總理會議 邱吉爾+紐、澳、加拿大、南非四位總理
: 1945年2月4日-2月11日 雅爾達會議 邱羅+史達林
: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會議 邱吉爾、艾德禮(會議期間適逢英國大選工黨上台)
: 杜魯門、史達林
: 以前當我知道德黑蘭會議緊接著在開羅會議之後召開時
: 我就疑惑明明德黑蘭距離中國比開羅近
: 兩場會議時間也是連續召開
: 那為何蔣介石不直接去德黑蘭就好了?
: 然後德黑蘭會議結束之後為什麼又緊接著有個第二次開羅會議?
: 靠北原來本來就只有德黑蘭會議
: 但是邱吉爾、史達林覺得羅斯福超級聖母心
: 不認同羅斯福一心要拉拔中國的心意
: 堅拒讓蔣介石這個跟戰區司令同級的咖跟他們一起開會
: 於是羅斯福才安排在德黑蘭會議之前
: 先開個開羅會前會
: 只有邱羅+蔣介石參與而沒有史達林
: 也就是說當時中國號稱世界四強
: 實際上地位跟土耳其、紐澳加南非四國總理差不多而已
: 所以蔣介石去擔任某個戰區司令跟邱吉爾、羅斯福的手下平級是剛好而已
: 都是不配參加同時有美英蘇三強元首出席的會議
: 如果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代表中國是世界第四強
: 那土耳其總統參加第二次開羅會議豈不就代表土耳其是世界第五強??
: 可見國編版歷史課本真的就是小說
: 被真實史實狠狠打臉
日本太平洋戰爭陣亡: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約25,000人陣亡。
新幾內亞戰役: 約13萬人陣亡。
塞班島戰役約41,000人陣亡;
提尼安島戰役約6,000人陣亡;
關島戰役約19,000人陣亡。
菲律賓戰役: 約52萬人陣亡。
沖繩戰役: 約10萬人陣亡。
硫磺島戰役: 約22,000人陣亡
日軍戰死總共220萬人
死於支那戰場45萬人
光一個菲律賓
日軍戰死的人就比在支那戰場上"抗戰"8年死的人多
而且日本在支那戰場上的軍隊通常都是二流軍隊
但是蔣介石從來就沒有打過什麼勝仗
所謂的"大捷"
通常支那傷亡都比日軍還大的"大捷"
蔣介石的大本營戰報吹一個又一個的"大捷"
戰線卻是越來越後退
要不是美國人"牽制"了大量日本精銳部隊
岡村寧次已經打通支那佔領重慶了
蔣介石如果還有點毛用
美國人會去找史達林出兵?
不就是蔣介石沒用
美國看的膽顫心驚
才希望史達林出兵牽制日本
史達林當然知道蔣介石是什麼貨色
因為沒有史達林的派去效忠南京政權的紅軍志願兵
蔣介石早就死透了
蔣介石連根毛都不如
美國人場面上給點意思
大家還真以為他可以跟羅斯福、麥克阿瑟平起平坐?
以前蔣介石就是共產國際史達林同志手下嘉倫元帥的小弟
嘉倫元帥簽的俄文作戰命令
蔣介石只有在中文譯本上簽名的資格
當蔣介石的主子從共產國際換成美利堅合眾國
當然美國總統手下的一個元帥就能使喚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