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DNA之父」辭世享耆壽97歲 34歲獲諾貝

作者: tank44444 (tank)   2025-11-08 21:56:01
※ 引述《jfsu (水精靈)》之銘言:
: 1951年,某個科學會議上。
: 這位嚼著口香糖,帶著典型的美國佬的高傲口吻,正坐在倫敦國王學院冰冷、
: 沒幾個人的講堂後排,聽著一位才華洋溢的晶體攝影學家蘿賽琳.富蘭克林,
: 發表她對於 DNA 晶格的演講。
: 突然,他的注意力被一張幻燈片給吸引!
: 那是一張 X 光穿過 DNA 晶體的繞射圖。華生對晶體攝影學是生手,但他還曉得那
: 樣的影像與螺旋鏈的構造相符。會後他立即跟她要了一張照片。回到劍橋後,
1951年是富蘭克林發表的內容是「DNA具有乾燥型和濕型兩種類型」
那張關鍵的X光繞射照片【51號照片】,富蘭克林根本沒有展示過
華生第一次看到是富蘭克林的同僚威金斯未經同意流出的。
p.s. 有一說是威金斯和富蘭克林不合
理論構築後,華生還找了不知情的富蘭克林來觀看他們的模型,富蘭克林也認為這個模型
是正確的。
p.s. 華生團隊曾做出了一個磷酸鹽骨架在內,鹼基向外的模型被富蘭克林狠狠噹爆
華生那邊論文只是【預測】,沒有提出任何【證據】。
論文發表三個月後,富蘭克林提出了支持雙股螺旋結構的實驗【證據】。
無論是華生得獎的那邊論文、或是領獎時,他隻字未提富蘭克林的貢獻。
甚至還出書暗示「即使她擁有X光繞射照片也無能力解釋DNA結構」
直到晚年才親口承認「羅莎琳的照片確實是關鍵」
這時富蘭克林已經過世好幾十年了
1962年只有華生、克里克、威金斯獲獎,同樣重要貢獻的富蘭克林1958年因為癌症過世了
諾貝爾獎不頒給死人這規定真的不改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