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蔣化…蒜頭糖廠「介壽堂」改叫這名 地方感嘆:童年記憶被抹去
2025-10-29 07:54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即時報導
嘉義縣六腳鄉蒜頭糖廠,是縣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的文化景觀,其中代表性的建築巴洛
克式「介壽堂」,已有68年歷史。9月因應行政院轉型正義政策及內政部要求,台糖公司蒜
頭糖廠將「介壽堂」改名為「大禮堂」,此舉引發當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不滿。
https://i.imgur.com/Ewvb2PF.jpeg
居民表示,「介壽堂」3個字雖源自過去威權時代,但早已脫離政治意涵,成為社區共同記
憶,台糖未溝通說明悄悄改名。在地工廠村村長黃江正無奈地表達可惜遺憾,他說,「介壽
堂是我們的童年回憶,小時候都在介壽堂看電影、參加活動,如今名字被改,感覺連回憶都
被抹去了,村民不滿改名 。」
台糖公司解釋,此次更名並非主動作為,而是依內政部委員會議要求執行。經請示嘉義縣府
文化觀光局,確認未違反文資法,因此報備後更名。原本由書法大師于右任題字,寫的「介
壽堂」及于右任木雕字題,已取下妥善收藏庫房;禮堂外牆換上不鏽鋼材質的「大禮堂」新
字。
文化觀光局文資科指出,台糖蒜頭糖廠是文化景觀管理單位,有報備改名,也陪同台糖人員
到內政部開會,程序上並無違法;雖如此,地方認為,政府在處理威權符號時應更審慎評估
文化脈絡與社會情感,避免將歷史建築一刀切式地「去政治化」。
蒜頭糖廠1906年創建,日治時期曾是全台第三大糖廠。1957年建成的介壽堂由當時廠長王舜
緒,邀請于右任題字。這座巴洛克式建築色彩鮮明、光影層次豐富,長年作為典禮、集會、
藝文表演與健康檢查場地使用,近年更成為婚紗與旅拍熱門景點。
蒜頭糖廠文化景觀,曾出現在「一把青」、「天之驕子」、「五味八珍的歲月」等多部知名
影視作品中,是嘉義文化地景的重要象徵。如今因轉型正義政策而更名,是否真能「去除威
權象徵」,或只是在行政命令中失去了地方記憶,仍引發社會深思。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9103120
____________
正事不做,就喜歡燒錢改名改版,
改名都改不好,
大禮堂?
笑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