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二十年前
台灣的媒體的主流風向是台灣做代工 永遠都無法產業升級 然後會導致所得停滯
台灣要走微笑曲線的品牌路線
一時間品牌成為顯學 一天到晚什麼日本 大前研一之類的來台演講 台灣政府還成立部門
專門搞品牌
明基電大膽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 結果慘虧收場
結果後來宏達電有搞起來 2011年還進入
世界指標 interbrand 的前百大品牌
但是後來被韓國的kill Taiwan 把宏達電搞下來之後
我看台灣就沒有人還在喊品牌了
接下來台灣就跟韓國走上完全不同的路 台灣資通訊產業半導體 主要都走代工(不過IC設
計勉強算b2b品牌)
韓國則是完全走自己產品 自有品牌的路線
直到2015年韓國還衝的超快 經濟屌打台灣
結果也是那年中國製造元年 到了今天十年
韓國廠在中國市場跟全球市場被中國廠商捲到真的吃癟
所以其實你不用感慨 台灣早在十年前基本上就已經不把品牌當獲利模式了
該感嘆的反而是韓國人 怎麼會突然中國人就崛起了
※ 引述《bbsbox (bbsbox)》之銘言:
: 中國近十年在很多消費性資訊電子産品方面,市占率都是世界前幾甚至還是碾壓的程度
。
: 比如海康威視 Insta360 大疆 小米 oppo vivo TCL ....太多了,看了很感慨...
: 規格配好配滿,還都頂級。(如近期TCL推出的電視X11 L規格)價格還是其他國的七六
五
: 這究竟是什麽策略 ,能在近十年陸續超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