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5-11-13 06:36:483點半起來上廁所 貓起來 寶寶說 05:10 起來 05:20 起來
除溼機倒水 點眼藥水 05:31 貓出門上班 洗碗 寶寶水壺裝溫水
唸佛
謝謝
氣象預報 21-23 70%降雨 晚 20-21 70%降雨 台北市在豪大雨特報區 出門帶傘
鳳凰颱風剩個熱帶性低氣壓 雲還是一大片 沒很厚重的感覺
燒開水
回饋社會 巴菲特將13億美元捐出去
高齡95歲的巴菲特10日發出最後一封以執行長身分撰寫的感恩節股東信,向波克夏海瑟威
的股東表示他「在某種程度上即將走向沉寂」。
巴菲特於信中表示,今年底由阿貝爾(Greg Abel)接任執行長後,他將不再撰寫年度股
東信,但仍會每年持續寫信給子女與股東,以感恩節為契機,分享他的人生省思與投資哲
學。
巴菲特在最後一封年度股東信中表示自己仍感覺良好,但坦言他終究也體會到年齡的影響
,發現自己的平衡感、視力、聽力與記憶都不如以往。他強調自己依然每天到辦公室工作
,與「一群令人驕傲的同事」共事,保持對事業的熱情。
在慈善方面,巴菲特透露已將約13億美元的股份轉換後,捐贈給四個家族基金會,延續他
長年以來「以財富回饋社會」的信念。儘管捐贈速度加快,他強調對波克夏的長期前景依
然樂觀,並承諾會繼續持有相當數量的A股,直到股東對新任執行長產生足夠信任為止。
他表示:「那份信心不會花太久時間建立。」
巴菲特也在信中流露他對家鄉奧馬哈(Omaha)的深厚情感。他表示:「我與波克夏都因
立足奧馬哈而受益。美國的中心地帶是個適合出生、養家與築夢的好地方。」回顧60年的
投資生涯,巴菲特坦言波克夏的股價曾三度腰斬。但他用樂觀的語氣勉勵股東:「不要絕
望,美國會復甦,波克夏的股票也會再起。」信件的最後,巴菲特談起人生哲理。他勸人
「先立下自己的墓誌銘,然後活出實現墓誌銘的人生。」
「嫉妒和貪婪總形影不離。」
想想 巴菲特一生的成就 感覺蠻強的 你目前的工作目標
活著時有功能 可以生活自理 走時笑著離開 你沒想要墓碑啥 墓誌銘不必了
沒啥人會記得你曾經來過
共同基金、被動式ETF、主動式ETF 三大投資工具
「投資人可以把主動式ETF看成是在交易所掛牌的共同基金。」
主動式ETF的投資組合管理方式接近共同基金,譬如針對單一標的,投資上限為ETF淨資產
價值的10%(主動野村台灣50(00985A)為例外,第1大持股上限可達30%),總持股比率
可在70%至100%之間靈活調整等。而與之相異的是,主動式ETF跟上市股票一樣在證交所掛
牌,讓投資人以即時價格買賣,享有在次級市場交易的便利性,不似共同基金,投資人須
透過基金公司或銀行,以單日「淨值」(Net Asset Value)進行申購(當天淨值)與贖
回(次日淨值),流動性較低,價格也會延遲。
另一個不同點在於資訊透明度。主動式ETF依規定必須每日揭露完整持股,而共同基金僅
須每月揭露前10大持股、每季揭露1%以上的持股,資訊公開程度相對不足。「證交所開市
時可隨時買賣、以及每日揭露完整持股這2項特性,讓主動式ETF的投資人對自己的投資內
容,包括價位、方向,有了更高的掌握度。」
投資成本也是常被拿來比較的項目。目前已掛牌上市的主動式ETF,其經理費(又稱管理
費)落在0.45%至1.2%之間,平均為0.8%,比起共同基金的經理費多落在1%至2%之間,平
均為1.5%,大約少了一半。然而,單看內扣成本恐失之偏頗。
主動式ETF跟股票一樣,買賣皆須支付交易手續費(不超過成交金額的0.1425%)給券商,
賣出時還須扣繳0.1%的證交稅,反倒是現在不少基金平台推出促銷活動,申購基金可以免
手續費。「因此,整體來看,主動式ETF的投資成本未必比共同基金便宜很多。」
頻繁配息的設計容易傷害投資績效,因為為了籌措配息資金,基金經理人恐被迫賣出股票
,很可能會賣在低點。
「該選擇共同基金、還是主動式ETF,投資人應該考慮的是自身的投資風格。」
不太看盤、希望把投資完全交給專業,包括基金經理人與銀行理專的民眾,選擇共同基金
為佳;時常看盤、掌握股票漲跌,且希望一旦有想法可以馬上執行交易的民眾,應該選主
動式ETF。
外面有下雨的聲音
多數台股基金的長期績效勝過加權指數。譬如挑出國內151檔台股基金,分別以3年、5年
、10年為期,與大盤做績效比較,可算出高達約8成的基金(編按:比重分別為79.5%、
78.5%、87.3%),超越加權指數的同期回報。甚至,許多老字號的台股基金,其3年、5年
、10年累積報酬率遠遠甩開大盤的追趕。以持有10年為例,此期間大盤漲幅約2倍,它們
的回報則可達6倍至12倍。 倖存者偏差
「像安聯、統一、野村的基金,都是長期霸榜,何必去調整?」
被動式ETF的特性是追蹤指數,像市值型ETF便是跟隨大盤走勢;市值型主動式ETF因納入
主動選股策略,漲跌可能比大盤更劇烈,投資人必須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沒有多認同操作方式 有本事擇股 擇時 何必買基金 ETF 操作個股 期貨不更好
運氣好的人,原來這樣思考,這樣行動:科學實證,打造強運大腦的「幸者生存」心法
新版 科学がつきとめた「運のいい人」
早睡早起,讓血清素順利分泌。
大聲說出「我好幸運」,刺激「海馬體」,強化記憶進而持續好運。
採取利他行為,使「內側前額葉皮質」做出好評,獲得多重愉悅感。
人生像「隨機漫步模型」,坦然接受負面事件,但不自暴自棄。
積極且正面地祈禱,使「β-內啡肽」「多巴胺」「催產素」活躍。
靠近幸運的人 刺激「鏡像神經元」,自己也會愈來愈幸運。
大家身邊是否也有「幸運的人」存在呢?
看似毫無特別之處,生活卻一帆風順,旁人只能用「走運」來形容。
看到這種人,你會不會覺得:「那個人真是『幸運』啊。但『幸不幸運』不是自己能
決定的,所以我沒那麼『幸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真是如此嗎?
松下幸之助創立了跨國企業Panasonic的前身松下電器製作所,被譽為「經營之神」
。沒財產也沒人脈,卻能白手起家,把地方小工廠發展成大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松下
幸之助可說是日本最幸運的人之一。
據說,他在每次面試的最後,一定會問應試者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幸運嗎?」
只有回答「是的,我很幸運」的人,才會被他所雇用。
原因就在於,覺得自己「幸運」的人,不會因為遭遇些許逆境就放棄或灰心喪志,反
而會積極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他們總是能相信自己,認為「我運氣很好,所以絕對沒問題」。
從松下幸之助問的這個問題可以得知,所謂的「幸運」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會「隨著
當事人的思維及行為模式而改變」。
幸運的人具備共通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有一些行為舉止能夠改善人的運氣,而且運氣
是能夠控制的。
想想 幸福 快樂 幸運 並沒有可度量把握的實體 感覺
「不管是運氣好或壞的人,遭遇到的事原來都是一樣的。這個事實讓我大為吃驚,從此改
變了看待事情的角度。」(28歳 女性)
大腦可以把感覺具體化 作用在身體上 精神官能症候群之類的說法
你有可能接近一覺到天亮 不會這裡痛那裡癢的
「賭上台大大氣系招牌」颱風假預言破滅 他宣布發雞排珍奶日期地點 系方不認證
小木屋不要買!九成人後悔的退休幻覺…得勝老闆:風景再美救不了孤單與潮溼
「你以為在過退休人生,其實每天都在修東修西。」退休後最該考慮的,不是風景,而是
便利與安全。
得勝老闆在影片中開門見山:「小木屋不要買、不要買、真的不要買!」他強調,不只小
木屋,所有離市區太遠的退休宅都一樣問題重重。很多人幻想退休後搬去山上蓋間小木屋
,每天泡茶、看風景,「但那是夢,不是生活」。
那位屋主告訴他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山上小木屋最可怕的是,機能差、維修難、又
賣不掉。」風景再美也救不了孤單,剛開始浪漫,後來全是現實。
堰塞湖52天撤5次 防災撤離SOP做對了嗎?|公視P# 新聞實驗室
國民年金明年上調保費!每月最高多繳84元 270萬人受影響
摩根大通正式推出機構級存款代幣JPM Coin 實現秒級全天候支付
台灣貧富差距情勢 央行報告揭疫情後「少見組合」整體未惡化 你信?
2006年至2024年間最高所得組(前20%家庭)所得成長29%,略高於最低所得組的26.2%;
因此讓每戶所得差距倍數由6.01倍升至6.14倍。不過,央行特別指出,計入政府移轉支出
與租稅效果,2024年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倍數從7.38倍降至6.14倍,顯示財政政策在縮短貧
富差距上發揮顯著效果。
且若以每人平均計算,差距倍數反而由4.18倍降至3.92倍,外界最關注的Gini係數也從
0.295降至0.277,顯示不均度下降。
據主計總處2021年的統計,最富有的20%家庭平均財富為5133萬元,而最貧窮的20%家庭僅
有77萬元,兩者差距高達66.9倍,遠高於30年前的16.8倍。 專家指出,這主要是由於股
市和房地產等投資所導致的財富累積速度差異,以及部分家庭負債過高所致。
資產量跟所得量的差異 央行採計的所得來源不知是啥 富豪領的薪水可能不多
不同資產持有量的增值差異 原始量就少或是負數 增值就少或受物價上漲之害
寶寶說不要吃泡麵 太晚 她要吃得有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