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might (我來了)》之銘言:
: 如題
: 董卓一直以來都是智力型腳色的形象
: 但剛看漫畫 看到董卓上戰場單挑呂布
: 身段柔軟靈活
:
![]()
: 武藝贏得呂布讚賞
:
![]()
: 能近身搏鬥 也略懂弓箭
:
![]()
: 會爬樹 懂埋伏
:
![]()
: 甚至能夠靠直覺刪掉呂布的致命一擊
:
![]()
: 董卓是不是其實武力值也不低?
: 有沒有西洽?
董卓,字仲穎,涼州隴西臨洮人
身為東漢末年首屈一指的胖子、惡名擔當
他的人生線不能一概而論之,也不能以成敗論
https://i.urusai.cc/QTK15.jpg
可以以公元189年作為董卓的人生分水嶺
董卓天生神力,能在馬上左右開弓
(後漢書: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年輕時為涼州89,很會收買人心
羌胡豪帥來訪時以謀生的耕牛宰殺大宴
後來羌胡豪帥回贈千頭牛給董卓
(三國志:少好俠,甞遊羌中…
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贈卓)
之後參軍,隨中郎將張奐討伐天水羌人,力建戰功
將所獲得的賞賜全部分給部下
(三國志: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
中平元年(公元185年),董卓為中郎將,隨張溫討伐韓遂、邊章
董卓利用羌軍因為出現流星而萌生退意,主動出擊,斬殺數千人
(後漢書:夜有流星如火,光長十餘丈,照章、遂營中,驢馬盡鳴
賊以為不祥,欲歸金城…)
一次董卓率軍被數萬羌胡軍包困且斷糧,董卓假裝捕魚
截流他撤退必經之路的渡口成堰塞湖(做給羌軍看、假裝捕魚)
堰塞湖中水滿數十里,董卓從堰塞湖下的堤壩下面偷渡成功,偷渡後董卓決堰。
等到數萬羌胡軍發現董卓偷渡想追擊時,大水過深已無法渡河追擊
(三國志:卓偽欲捕魚,堰其還道當所渡水爲池,使水渟滿數十里
默從堰下過其軍而決堰。比羌、胡聞知追逐,水已深,不得渡)
破虜將軍張溫的六軍中,五個軍被羌軍擊敗
唯獨董卓部未敗且全軍還營,且董卓部對羌戰爭大多以勝利告終
(三國志:時六軍上隴西,五軍敗績,卓獨全衆而還)
之後迎來了董卓的人生分水嶺
公元189年,大將軍何進欲剷除宦官,為加強自己軍隊力量,下令調董卓部進洛陽
當董卓軍隊抵達洛陽時,何進已被宦官處死
董卓手邊兵力只有3000人,為營造大軍壓境的場面以震懾鄰近諸侯
董卓令士兵晚間出城,翌日再大張旗鼓入城,令到洛陽全城有大軍源源不絕入城的假象
(後漢書:初,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
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洛中無知者。)
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附近兩大軍閥
兵力。隨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殺死何太后,專斷朝政
董卓既已掌權,亦思拉攏豪傑賢士,
協助遭黨錮之禍事件受到委屈的三君陳蕃、竇武還有八俊李膺等人申冤與平反
後來命令名士荀爽和蔡邕等人赴任朝廷官職
而後袁紹與董卓發生爭執,董卓本想殺害袁紹
經過手下勸說,乃改以懷柔手段安撫之,命袁紹為渤海太守
同時也提拔另一批名士為官,如陳留太守張邈、冀州刺史韓馥和豫州刺史孔伷等人
只是後來這些人卻全部成為日後討伐董聯合軍主力
與此同時,董卓自己的親信僅為列校,並未被董卓提拔
再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火燒洛陽的橋段了
所以若把董卓進京當分水嶺,進京前的董卓在對羌作戰中堪稱名將來著
不像世家大族們的囂張跋扈,董卓懂得收買人心,還有一堆小聰明計謀
比起袁術等軍閥更有遠見和智慧,不然也不會從一個涼州89逆襲而成為天下人
只是董卓終究是涼州武人,雖能打下天下卻無法治天下
進京後的董卓就像個忽然間中樂透頭獎的暴發戶
一系列的荒唐舉措逐項來看都很扯(如廢帝燒城挖墳)
只是集合在一起就成為了「董卓」
唐朝時隴西狄道的百姓還有祭祀董卓的
高適上書力陳董卓罪惡,請求朝廷禁止此類行為
三國志歷代數值
統 武 智 政 魅 陸 水 勇 靜
三國志1 91 58 96
三國志2 90 55 44
三國志3 89 54 46 42 78 19
三國志4 78 89 55 47 46 5 4
三國志5 95 52 37 69 7 3 混亂/火計/速攻/亂射/無雙/騎射
三國志6 87 91 54 13 64 7 3 武勇/生擒、一擊、先發、詐敗
三國志7 83 73 41 53 7 4 回射/偵查/無雙/單挑/火箭/亂射
三國志8 83 53 23 35 猛將、挑撥/亂擊1、亂射1
三國志9 69 83 66 19 騎2弓騎13謀2策1
三國志10 81 83 68 22 36 徵兵、突擊、火矢、內鬨、止行
恢復、氣焰、威壓、酒豪
三國志11 74 87 69 19 37 CCAACC/徵稅
三國志12 85 87 73 59 2 練兵、收集、監視、修補、豪傑、神速/全軍猛攻
三國志13 87 86 73 59 訓練7、巡察3、威風6、神速5
連戰6、攻城6、單挑4、豪傑3
/傳授特技:威風/戰法:威風指揮
三國志14 85 85 69 19 37 梟雄、使役、徵稅、惡名、貪婪/倒山傾海
三國志8R 88 91 68 29 38 剛擊2、猛衝2、連擊2、突擊3、騎射3
圓陣1、亂射3、激流1、謾罵3、商才1
築城1、激辯2、步將2、騎將3、弓將2
臂力3、果敢3、威風2/惡逆無道
歷代平均 82 87 63 33 50
他不算笨,只是不會治國而已
喔對了,我不是董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