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彌陀要解研習報告》25(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11-03 23:36:06
諸位同學,請看「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講義分為九段,今天看最後一段,第
九段「重勸發願」,我們把這一段的經文念一念: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就是這一段經文。經文上說『我見是利』,「是佛眼所見,究盡明了也」。這不是一
般人見的,是釋迦牟尼佛親自見到的,這很重要,我們不能夠粗心大意的讀過。釋迦牟尼
佛看到的,實在說,我們看不出來,這個利益太大太大!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到底什麼利
益?「是利者,橫出五濁,圓淨四土,直至不退位,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這個利益
還得了!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講利益沒有能夠超過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無量無邊
的法門,都不能跟這個利益相比。我們有幸遇到真正不容易!
  第一個「橫出五濁」,這一點諸位要記住,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沒有橫出的;換句話說
,你的修學必定是一步一步往上提昇。就像讀書一樣,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
,逐步逐步上升;每個階段都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這種方法叫豎出,難
!太難太難!現在這個法門特別,橫出。我們今天在人道,人上面是天,欲界天。欲界天
要知道有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一步一步往上提昇。我們現在不需要,從人
道就出去了,就出了六道輪迴,你說哪有這種道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真難信!
  這一超超到哪裡去了?不得了,就像讀書一樣,我們現在小學,小學一年級,我不要
念二年級,我從這裡超越出去之後,就去念研究所去了。這不是沒有人,太少了,天才兒
童。但是我們不是天才,不是天才也超出了,而且超出去去讀那個研究所真的就成就了,
不可思議。所以前面「我見是利」這一句話非常重要,為什麼?佛給我們作證明,如果不
是佛說的,我們不能相信這個法門。為什麼?我們找不到理論依據。現在信了阿彌陀佛的
話,實際上理論依據還是模糊,還是不知道。但是我們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決定是真實的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他決定不欺騙我們,我們
聽他的話,照他的話去做,決定不錯,這就好!這個人真有福報,這個人真有善根,這個
人真正了不起,諸佛菩薩都讚歎,橫超!
  生到淨土,「圓淨四土」,圓是圓滿,淨是清淨,這個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
、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滿證得四土。一證一切證,生同居就
是生方便,就是生實報,就是生寂光,哪有這種道理?這釋迦牟尼佛親自見到,釋迦牟尼
佛來為我們作證,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我們相信跟他老人家走決定不錯。要隨順我們自
己的成見、煩惱、習氣,我們東想想西想想那就大錯特錯。真正不可思議!
  「直至不退位」,沒有拐彎抹角,直捷了當你就達到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是什麼
地位?等覺菩薩。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讀過,知道圓教初住菩薩就證三不退了,位不退
、行不退、念不退,但是不圓滿。到十地菩薩還不能說圓滿,因為他上頭還有。所以你要
曉得,圓證三不退是等覺菩薩,是補處佛位。哪些人圓證?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
、普賢,彌勒菩薩,這些人是圓證三不退,等覺菩薩!法雲地的菩薩還不能說圓,他還差
一分,還不圓,接近圓,還差那麼一點。這個利益實在是沒有法子說,遇到的人是大幸大
幸!
  「是為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經上講的「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就說這個。這幾句話
我們要多想想,要把它想通,要把它想透,然後下定決心勇猛精進。這一卷經、這一句名
號我們就圓滿成就。不必再浪費許多精神、許多時間去涉獵無量法門的典籍,用不著,這
就成了。
  再看第二小段,「又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這個利益愈講愈殊勝,愈講愈
不可思議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利益,是就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諸位要記住,心不顛倒,
就是臨命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迷惑,他才能信、能願、能念、能求生
淨土,阿彌陀佛就來接他。這是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日本佛教裡面講的本願就是這
一願,這一願最重要的,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臨命終時昏迷顛倒就不行了
,助念都不能往生。所以古來大德,不但是佛門的,世間法裡面的大德們都是勸人,我們
這一生要修福,修福不要享福,福報給別人享,自己的福報就更大。自己要什麼時候享福
?只要一個,臨命終時神智清楚,就是此地講的「心不顛倒」。我只要這一條,其他的福
報都不要。有福給別人享,自己吃一點苦頭沒有關係。
  早年,我跟李老師十年,李老師一生過最清苦的生活。吃飯,兩個菜,沒有!李老師
一生沒有吃過兩個菜的,你們沒有見過不知道。他自己燒飯,自己照顧自己,到九十歲還
是自己照顧自己,這是給我們在末法時期做最好的榜樣。末法時期世風日下,一般人不懂
得孝親,不懂得尊師,你要自己不照顧自己的話,你怎麼能活得下去!李老師吃飯就是一
個小鍋,帶把的一個小鍋。他通常吃麵食,台灣叫線麵,中國大陸叫掛麵,這麵很細很容
易煮。水煮開了,麵跟幾片菜葉一起放下去,再開一道,小鍋蓋蓋上,火熄掉,再燜個幾
分鐘就行了,就那麼簡單。他那一餐飯煮好多少分鐘?十五分鐘。這一餐飯就解決了。
  他沒有碗,鍋就是碗,碗就是鍋,所以清洗非常方便。早年,我學他老人家,我學會
了,我這樣的生活過了不少年,一直到韓館長家裡,我自己才不燒飯。沒有在韓館長家之
前,我自己燒飯,那個時候用的爐子(大概年歲大的人還知道,年輕人不知道),用煤油
爐,很方便,不要用柴火生火,用煤油爐。李老師這個生活過一生,在煤油爐沒有發明之
前用煤炭,用炭爐子。所以他懂得惜福,他的收入相當可觀,在那個時候他要是用一、兩
個佣人,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他有這個能力,他不用,自己照顧自己。而且生活非常節
儉,一天兩塊錢,一個月六十塊錢生活費用。
  他所賺的那些錢統統做慈善事業,帶頭做,建台中蓮社,建慈光圖書館,建菩提醫院
,大家捐助,他帶頭。道場建立好了之後,他把它帶上軌道,然後就交給別人。董事長、
執事他就辭掉,交給別人去做。沒有一絲毫貪心,沒有一絲毫留戀。他修的福確實就是臨
命終時心不顛倒,走得清楚、走得自在。而且走之前還交代學生,交代的話這麼清楚、這
麼明白,「世間已經亂了,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我們只有一條生路,念佛求生淨
土」。這是他老人家最後的遺言,你看看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們現前的社會看得清楚
!他已經走了十幾年了。
  當時講社會亂了,我們警覺性還不高!現在想想他這句話,他真是看得太清楚、太透
徹了!所以這一句話比什麼都重要,「臨命終時,心不顛倒」,你能不能往生這是最重要
的一個條件。人在臨命終時為什麼會顛倒?不知道修福。尤其現在人他只知道享福,不知
道修福。我們這個道場算不錯,還有些布施供養。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所做的是要布施供
養社會大眾,要常常有這個心,有這個願望,有這個行動,不是自己在貪圖享受。自己要
懂得節儉,要懂得斷惡,要懂得修福,希望自己臨命終的時候,能夠真正做到心不顛倒。
  底下說,「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這一句話是真話,要常常警惕
自己。現在濁、穢到了極處,人完全違背人道,不知道孝順,不知道尊敬,貢高我慢,自
以為是,這不得了!起心動念無不是競爭、鬥爭,損人利己,這是一切動亂的根源。所以
貪生怕死,臨命終時手忙腳亂。業障重的人,年歲大的時候免不了得這個病症,現在所說
的老人痴呆症,這一痴一呆就顛倒、糊塗了。人一顛倒、一糊塗,麻煩就來了,隨業流轉
,自己做不了主。
  諸位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能做得了主。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要親近阿
彌陀佛,自己做得了主。到自己做不了主,那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搞六道輪迴,就是業
力在牽引你,你這一生善多惡少,臨命終時沒有惡念,你隨著你的業力生三善道。如果惡
多善少,這個惡包括念頭,惡念多善念少,三惡道去了。所以自己平常要常常想想,我來
生會到哪一道,這一點很重要。來生到哪一道去不要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天早晚課(這個我講了很多遍),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檢點,懺悔、改
過。我們是不是這樣做?反省、檢點是發現自己的過失,懺悔是要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
,這是真的你在做斷惡修善的功夫。功夫有了成績,臨命終時效果就現前,神智清楚,心
不顛倒,意不貪著。這個時候念佛求生淨土感應道交。
底下我們舉近代的一位法師。「圓瑛法師,歸心淨土,自號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
、求生淨土」。法師一生講經弘法,註述也相當豐富,有《圓瑛法師法彙》流傳在世間。
他老人家一生專攻《楞嚴》,我們在《楞嚴經講義》序文裡面看到,他二十五歲就發心學
《楞嚴》,到七十五歲才完成《楞嚴經講義》,五十年!這是給我們做榜樣,一門深入,
長時薰修,才有這樣的成就。《楞嚴經》自古至今註解非常豐富,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
也是學《楞嚴經》,當時我收集了三十多種古註。李老師教我,古註雖然好,不太容易懂
。圓瑛法師大概對於《楞嚴經》古今註解都念遍了;換句話說,他的《講義》就是古今註
解的集大成。李老師介紹我,你就從圓瑛法師《講義》下手,確實對初學來講方便多了。
古註裡面最具代表性的,宋朝的《長水疏》,明朝末年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這兩種
是古今註的代表,李老師要我參考!
  《楞嚴》開智慧!圓瑛法師聰明,他在上海有一個道場叫圓明講堂。圓明是《楞嚴經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他取這個意思,圓明講堂。我是九0年代到上海去訪問,拜
訪過明暘法師,參觀圓瑛老法師的道場。看到他的小講堂不大,三求堂並不大,還沒有我
們的講堂這麼大。大概只有我們現在講堂的三分之一,可能是四分之一,所以不很大。我
估計裡頭坐五、六十個人就坐滿了,很擠,五、六十個人就坐滿。當中佛像的兩旁掛了一
副對聯,是老法師自己寫的,這個對聯上就是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他堂的名字就叫三
求堂。「福」,心不顛倒是福。「慧」,念佛往生是慧,真實智慧。所以他末後這一句表
示得很清楚,「求生淨土」。這是近代的《楞嚴》專家!
  《楞嚴經》與淨土法門有什麼關係,我們要知道。這個問題是我受戒的第二年,臨濟
寺傳戒,我在戒壇擔任書記。有一天台大幾個同學帶了一位他們的老師,台灣大學客座教
授(這個教授是日本人,日本和尚)來看我。我在客堂接待他們,這個教授就問起,《楞
嚴》與淨土有什麼關係?因為他問我學什麼,那個時候我正在學《楞嚴經》,我修的是淨
土法門,所以他問我這個問題。他很感到訝異,因為一般人認為《楞嚴》跟禪有關係,跟
密有關係,五會楞嚴神咒,那是密!他覺得這個與淨土沒有關係。我也沒答覆他,我反問
他,我說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跟淨土有什麼關係?
  我這一問他就明瞭了,西方三聖除阿彌陀佛不就是觀音、勢至嗎?《楞嚴經》裡面主
要的修行方法,就是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在什麼地方?就在「二十五圓通」這段經
文裡面。「二十五圓通」顯示出有普通法門(就是一般法門)、有特別法門。是怎樣顯示
的?排列!學經教的同學要留意,按照順序排列的是普通一般法門,如果不按順序的,那
就是特別法門。二十五從哪來的?你要曉得,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學生修行證果的方法!
  無量無邊法門把它歸納為二十五類,每一類裡頭找一個代表。這二十五的歸納就是六
根、六塵、六識,這三六十八叫十八界;然後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這七大,十八
界加七大是二十五,這麼一個順序。觀世音菩薩所修的是六根裡面的耳根,按順序排列應
當排列在第二,你看眼根、耳根、鼻、舌、身、意,照這樣排法的。六根排在前面,六塵
排在第二,六識排在第三,最後按七大的順序。但是觀音菩薩的耳根沒有按順序,把他抽
出來擺在最後,擺在第二十五。
  大勢至菩薩是七大裡面的根大,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就是根大,所以大勢至菩薩
的排列應當排列在第二十三,但是他也沒有按順序排。最後一個識大是彌勒菩薩,他沒有
按順序排,排到彌勒菩薩的後面。所以「二十五圓通」裡面有兩個特別法門,大勢至菩薩
的念佛法門,觀世音菩薩的耳根法門,兩個特別法門。我這樣一分析,日本的教授服了。
圓瑛法師教宗《楞嚴》,行在《彌陀》,正確,完全正確。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到的是「求福」,求福要修福,修福才是求福。求福不知道修
福,福從哪來?有福還要有慧,如果沒有慧,那個福報不是真福,那就是佛經裡頭常說的
世間有漏的福報。有福沒有慧,怕的是你的福報大,你造的業障就大。福報小害人少,福
報大害人多,後果不堪設想。一個人沒有福報,在這一生當中做不了大善,也做不了大惡
。福報要是大了,他要有智慧,他修大福報、大善,他要沒有智慧,就會造大惡。所以「
求慧」非常重要,甚至於求慧比求福還要重要。佛教人福慧雙修,求慧不要忘記修福,求
福不要忘記修慧,福慧雙修,世尊為我們標榜的、為我們顯示的。終極的目標真的要純正
,那就是「決定求生淨土」。依照《無量壽經》、《彌陀經》,把經上所講的道理變成自
己的思想見解,把經典裡面所說的教訓都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行為,叫真修!這樣求生淨土
才有把握。
  再看下面第三條,「無論頑修狂慧,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即悟門深遠
,操履潛確之人,儻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這是蕅益大師提醒我們,教導我們
時時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覺。「頑修狂慧」這是講宗門教下,一般宗門教下不是真正修行的
人,這在我們現前社會非常普遍。「到生死關頭,不能得力,全然無用」,這是我們今天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諸位只要稍稍留意,你看看出家人,現在說老實話,出家不
如在家。在家修行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的,我們看到不少;出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的,
我自己一生當中一個都沒見到。
  我所見到的出家人,走的時候都是迷惑顛倒。反而是在家居士裡面我確實看到幾個,
走的時候清清楚楚,他不顛倒。所以這個「不能得力,全然無用」,這是真的,一點都沒
錯。後面這一句說「即悟門深遠」,這是講禪宗的,確實真修,好出家人。「操履潛確之
人」,這是講持戒的,戒律持得很清淨、很嚴,嚴持戒律。但是大師後頭這個話重要了,
如果你還有一點習氣沒有斷掉,什麼習氣?貪瞋痴慢的習氣,你還沒有斷掉。怕的是到臨
終的時候,這個習氣現前,你還是隨著業力墮落。「未免隨強」,你的業力強,你的道力
薄弱;換句話說,「強者先牽」,你還是隨業流轉,很可怕!這不是開玩笑,真正關於到
前途。
  所以一般真有修行的人,最大的習氣是傲慢,覺得「我有修行,你們不行,你們不如
我」。貢高我慢,目中無人,對那個沒有修行、不持戒的人常常批評,這都是習氣現前,
不是真修行人。他為什麼不是真修行人?六祖大師講過,「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他一天到晚看到世間的過失,這就是蕅益大師此地所說的。好,現在時間到了。
==
「世間已經亂了,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我們只有一條生路,念佛求生淨土。」
這是他老人家最後的遺言,你看看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我們現前的社會看得清楚!
他已經走了十幾年了。
這次講演,又十幾年前老法師在澳洲時所開示。
所以如今距離李老師遺言已經至少三十年了。
二次大戰前,印光法師就告訴過李老師:
「當前人心太壞,是大亂之兆,好人壞人,統統不免劫難,不過好人去處不同。」(1935)
「你們好好念佛。將來世界,要成人間地獄。」(194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1-04 18:4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1-04 22:07: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8-11-05 23:2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11-08 14:2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